攜程增持東航倒計時:當對沖風險者變成機票新政受益人
2017年6月24日,距離攜程定增股份解禁的時間很近了,但今年4月27日東方航空(600115.SH)一季報中,攜程所持股份和一年前比沒有變化。
一年前攜程以30億元人民幣認購東航3.22%股份時,表示有意愿在增發結束后的12個月內將持股比例提高到5%甚至10%以上,東航將推動其獲得董事會觀察員或董事席位。
對于雙方的合作進展和股權事宜,經濟觀察報記者分別聯系了東航和攜程雙方。東航方面稱已將采訪內容轉給董秘,但截至記者發稿,仍未能與董秘取得聯系,也未收到回復。攜程方面則稱,主管與東航合作的負責人已對問題進行了回復,但涉及到與國企合作,仍需與東航溝通,不能單方面發聲。截至記者發稿,同樣未得到回復。
二者的合作并不限于股權。一年前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雙方稱將在IT 服務、旅游產品開發、技術對接和業務整合等多領域開展業務合作,并可能在低成本航空領域、航空保險、IT 和電子商務等方面進行股權合作。
聯姻一年,雙方僅有一次共同亮相——今年3月攜程商旅與東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專指業務合作,從公開消息來看沒有新增的股權合作。
一年來攜程最大金額投資是14億英鎊投資主營航班搜索的天巡(SkyScanner),而東航以混改為最大資本動作,在一周前旗下貨運公司混改落地,首次引入的4個股東中沒有攜程。
“攜程入股東航的最大價值,是對沖機票新政所帶來的收益風險。而行業洗牌的結果出乎意料,攜程自身成了新政的受益者”,民航資源網專家綦琦這樣認為。而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2016年的風波至今,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線旅行社)和航空公司的關系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但東航的業績并沒有明顯改觀,這樣的局面下,攜程并不需要進一步行動。
“最不平靜的半年”
攜程和東航合作的前半年,是O-TA和航空公司關系最緊張的一年:一邊是OTA的渠道掌控力越發強大,另一邊是三大航肩頂國資委要求直銷比例達到50%的硬性任務。
阿里巴巴副總裁、飛豬副總裁胡臣杰曾在采訪中稱,OTA和航空公司在本質上有利益沖突,OTA的本質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賺錢,低價從航空公司進貨,高價賣給消費者。直銷是繞過這些,把店開到家里去。
矛盾爆發在2015年最后一天,去哪兒網被南方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三家航空公司集體宣布暫停合作,2016年1月4日,國航和東航先后發布相關官方聲明,當晚去哪兒美股截至收盤跌去16.65%。遭到航空公司封殺的直接原因是,去哪兒新近推出的“穿山甲”系統觸動了航空公司直銷渠道的收益,該系統是由消費者選擇價格,供應商在后臺“搶單”的新型機票交易方式。
政策環境變動加劇了矛盾。2016年2月4日,民航局一則文件再次觸動了OTA們敏感的神經,這份文件是《關于國內航空旅客運輸銷售代理手續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這意味著新政命令下,航空公司將對票代市場秩序進行嚴格的管控。根據新政,南航決定從7月開始執行新的銷售政策,還嚴禁代理人將機票標準產品在C端、B端等第三方渠道銷售。
當月起,網絡上探討新政行業影響的文章不斷,諸多評論指出新政將擠壓OTA平臺的票代市場。中小票代的陸續退市,將削弱OTA平臺的渠道收益。同時,已控股去哪兒和藝龍的攜程,幾乎占據了OTA市場半壁江山。艾瑞咨詢《2016年中國在線旅游度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機票市場規模2522.7億中,攜程占據33.6%市場份額。加之攜程控股的同程和藝龍,共占據近40%份額。
綦琪稱,在當時對攜程的判斷是,會因行業洗牌而縮減一定市場規模。
不同的是,以三大航為代表的航空公司是新政及市場風波的受益方。在新政推動下的產業鏈重塑,讓航空公司有望塑造直銷渠道的主導權。在2016年財報中,三大航全年的銷售費用創下五年來新低,同時營業收入創5年來新高。綦琦當時計算過,三大航新政前后的國內代理手續費對比來看,從總支出額54.78億元,到19.57億元,理論上三大航在2015年度節省國內代理費支出共計35.21億元。
對攜程來說,與占據主導地位的航空公司合作并非易事。
據萬德數據顯示,在三大航中,近三年來東航是營業收入最低、資產負債率最高的,也是三大航中唯一總部同攜程一樣在上海的。2016年正值東航在國際市場的擴張之年,至年底,在國際市場覆蓋上直追國航,國際線方面,東航運力(ASK,可用座公里)占比為38%,占比僅低于國航的40%。激進擴張伴隨著大力市場培育,東航在國際市場運力投入居三大航之首,而其國際市場的客公里收益卻是最低的,也就是最大力度降低票價。
“攜程竟是受益者”
超出外界預期的是,攜程下半年業績一路向好。
2016年三季度攜程(NASDAQ:CTRP)凈收入為人民幣56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獲得交通票務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約一倍,四季度也以50.67億元凈營收平穩度過。進入2017年,一季度凈收入比上季增長20%。再獲29億元交通票務收入,同比增長48%。“原來攜程也是競爭的受益者”,綦琪通過近一年的觀察發現,中小代理商在今年幾乎全部退出,市場集中高了,OTA反而占據原有競價平臺的市場份額,大多數票客供應商已逐漸走入攜程系和阿里系兩大陣營之下。
劉思敏認為,當機票銷售市場的玩家,只剩下航空公司和OTA,市場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在這樣的平衡中,攜程已做到OTA市場龍頭地位。
而東航業績似乎并沒有提振:即便節省了12億元代理費,其2016年的營業收入和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仍位列三大航末尾,分別是986億元和45.1億元,同比下降0.7%。
劉思敏對目前攜程的判斷是,對于東航,攜程或許“犯不著”進一步行動,可能需要觀望。
除尚未公布增持意愿外,聯姻一年內,東航與攜程僅有一次共同亮相。今年3月,宣布攜程商旅與東航簽署合作協議,稱將在客戶資源、產品資源、聯合市場推廣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而一年前東航與攜程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雙方曾稱將在IT 服務、旅游產品開發、技術對接和業務整合等多領域開展業務合作,并可能在低成本航空領域、航空保險、IT 和電子商務等方面進行股權合作。
執惠旅游創始人劉照惠稱,雙方合作進展情況還都是在產品和品牌層面更多,尤其是產品分銷、品牌聯動,其他更深的產品創新部分沒有體現出來。
這一年,攜程顯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外部合作上。去年11月,攜程以14億英鎊收購聚焦于航班搜索的天巡(SkyScanner)主要股東全部股份,這家連續7年盈利的OTA標的與全球650多家航空公司直接合作。攜程收購天巡,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借天巡國際機票業務走入國際,同時為攜程未來入境業務從流量端口占據一定的優勢。“雙方下一步的股權合作還很難說。”在劉照惠看來,這取決于幾個方面:第一是市場大的變化,目前OTA的格局攜程還是一家獨大;第二阿里的一些變化會引起攜程的一些反應和聯動;第三國家層面的體制改革,包括國企改革,東航層面的一些動作都會影響未來他們之間的一些聯動關系。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九寨機場:關于“收費站救援軍車也要收費”的回復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