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機場:能源中心、機場酒店工程均有突破性進展
青島新機場在規劃設計之初,就樹立了打造“綠色機場”的建設目標。而“獨立能源中心”則是建設“綠色機場”的關鍵性指標工程,也是新機場運行的動力之源。
日前,在建的青島新機場,又傳來好消息:有新機場運營保障的動力之源之稱的能源中心工程順利完成封頂,進入裝飾裝修階段,為2019年新機場轉場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9月19日,青島新機場能源中心完成封頂,標志著能源中心工程由土建主體結構轉入裝飾裝修階段,也標志著青島新機場“主體攻堅年”任務目標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能源中心工程位于航站樓的西南側,總建筑面積1.76萬平米,上下共5層(地上4層地下1層),建成后將為新機場運營提供所必需的能源,是新機場名副其實的動力之源。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新機場是國內首批建設獨立能源中心的機場,建成后的青島新機場也將成為國內第三個達到綠色建筑三星標準的機場。能源中心安裝有冷熱電三聯供和水蓄冷系統,這是國內最先進的能源供給系統,建成后,青島新機場將在供冷季、供暖季和全年的節能效率方面得到極大提高,年綜合用能效率達到90%以上,相較于傳統機場的提高近10個百分點。
相較于進度較快的能源中心,新機場旅客過夜用房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
青島新機場旅客過夜用房項目,也稱機場酒店項目。9月20日,地下室頂板開始混凝土澆筑,標志著酒店項目正式完成“±0”施工,沖出地面,進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
新機場酒店項目位于航站樓B指廊南側,建筑面積約6.2萬平米,計劃2019年與新機場航站樓同步投入運營。
新機場酒店建成后,將成為新機場周邊25公里范圍內可提供中高端服務的少數酒店之一。項目分為精品商務和準五星級酒店兩部分,旨在為航班延誤、中轉的旅客及航空機組人員提供住宿、餐飲、娛樂等配套服務。酒店與航站樓通過連廊連接,旅客2分鐘內即可從酒店步行至航站樓大廳,極大地提高了登機效率。
此外,該項目是機場集團“主輔業協同,多元化發展”經營戰略的重要實施載體,項目資金全部機場集團自籌,未來這一部分的收入將是機場集團輔業發展重要利潤增長點。
青島新機場航站樓A指廊玻璃幕墻已基本安裝完成。該工程總面積約11萬平米,相當于15分正規足球場大小。青島新機場玻璃幕墻材料均來自于國內排名前三玻璃供應商,材料質量毋庸置疑。(圖片10)
新機場航站樓玻璃幕墻工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設計階段根據新機場實際,確定了“陸側采用高反、空側采用高透”的設計方案。即站前高架那一側采用高反光玻璃,提高反射陽光能力,保證航站樓室內溫度。飛機站坪一側采用高透光玻璃,讓旅客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機坪,與飛機視覺上有個近距離接觸,強化旅客感觀。第二,在玻璃幕墻內,設計2層真空層,所以我們看到的這一塊玻璃,實際是三層玻璃。這種設計在保溫、隔音能力較傳統一層玻璃設計有極大提高。第三,我們看到在幕墻的上部,均勻留有一扇扇小窗,這是電動玻璃幕墻的預留端口,這種電動開啟的玻璃,提高航站樓通風效果,同時,電動系統還與航站樓整體的消防系統產生聯動,倘若有火情,系統將第一時間啟動,有助于火情控制。據悉,航站樓幕墻計劃于今年年底完成施工安裝,為后續精裝修提供工作面。
建成后的膠東國際機場,運行等級為民航機場最高級別4F級,一期工程以2025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50萬噸、飛機起降量30萬架次的標準設計;遠期以2045年為目標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5萬架次的保障需求。屆時,這里將成為國家級關鍵交通節點,成為全省唯一的內聯全國、外接全球的世界級中轉樞紐和國際門戶,必將帶動我市對內、對外貿易交流裂變式發展。
安全質量多管控 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新機場自開工以來,始終將安全質量管理作為重中之重,牢牢把握“進度、安全、質量”三個關系,堅持創新管理機制,確立了質量安全“二三五”管理模式,即實施市縣兩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聯合檢查,發揮行政監督、專家智庫、第三方檢測等三方力量,強化現有質量安全管理機制、專家會審、獨立檢測、重大安全隱患源和工程實體質量常見問題管控五項舉措,爭創國內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魯班獎”和全國“3A”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實現安全“雙零”目標。
“二”指的是,建立市縣“兩級”質量安全聯合檢查新機制。由市建設主管部門牽頭,抽調市縣兩級質量安全監督業務骨干組成聯合檢查小組,于每月開展一次聯合檢查,對施工、監理單位質量安全體系建立情況,人員資質及到崗情況,相關技術資料,工程實體質量以及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情況進行檢查。發現的現場的質量安全隱患,通過向相關單位及人員下達質量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的形式,責令限期整改。聯合檢查后,及時復查上次聯合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對逾期整改不徹底或不整改的單位或人員從嚴從重處罰。
“三”指的是,發揮行政監督、專家智庫、第三方檢測等三方力量。
建立市級、縣級主管部門,業主方,監理、施工單位五級監督檢查工作機制。把各方思想統一到建設百年新機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上來,充分發揮各方力量,確保工程質量安全處于受控狀態。建立國家級、市級兩層專家庫。選取國內知名專家和市內優秀的質量、安全專家組成專家組,定期進行新機場工程質量安全會審。科學合理分工,國家級專家在工程的深基坑、鋼結構等關鍵節點和工序上給予專項指導評審;市級專家每月現場會審,對塔吊、外用電梯等重點危險源及隱蔽工程進行全覆蓋式檢查。充分應用專家會審成果,形成會審報告及時通報,共同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專家會審報告整改落實。強化第三方檢測,發揮中介機構“外腦”作用。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第三方檢測單位,加大檢測密度。第三方試驗檢測機構只對機場集團負責,處于監理、施工利益之外,獨立公正地開展工作,并行使相應職能,由其出具的檢測報告作為工程質量安全的重要評判依據,監理、施工單位要采取針對檢驗報告的措施,確保質量安全。
“五”指的是,強化現行質量安全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監管水平。以國務院安全大檢查為契機,深化落實各方主體責任,發揮政府監管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檢查、培訓、考核、信息互通等制度,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強化重大安全隱患源管控,確保工程安全。對基坑支護、起重吊裝等重大安全隱患源工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由主要負責人簽字并經專家論證通過后實施,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現場監督。政府行政主管部門聯合檢查、專家現場檢查重點對相應技術資料及現場施工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強化工程實體質量常見問題管控,確保工程質量。全面落實參建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對外墻、屋面、變更節點、隱蔽工程等施工部位的管控。細化易發生質量問題部位的設計,嚴格實行質量標準化管理,做好資料存檔。建立健全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足額撥付安全文明措施費用,每月召開質量安全工作會議,對監理、施工單位的質量安全行為進行評比,并將考核結果通報到其公司總部;設立“質量安全基金”,對考核評級優秀的監理、施工單位進行獎勵。堅持現行與創新結合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模式。不斷創新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提高現場檢查頻次,主管部門領導帶隊深入現場,及時幫助整改質量安全隱患,確保完成新機場工程質量安全目標,把新機場建成質量安全管理典范工程。
科學組織施工,工程按期有序推進
依據同類機場的建設經驗,新機場確定了“2015年開工建設、2016年全面推進、2017年主體攻堅、2018年安裝調試、2019年驗收轉場”的五年攻堅計劃。根據這一計劃,新機場于2015年6月26日正式奠基。8月19日,征遷工作全面啟動。2015年底以航站樓開工為標志,新機場建設全面展開。
青島新機場工程按區塊可分為航站區工程、飛行區工程、綜合交通工程和配套工程等4個區塊。現階段,各區塊工程全面按期推進。航站樓工程,歷經地下樁基礎施工、地下室施工和地上主體結構施工等階段,目前正在推進上部鋼結構吊裝和內部結構施工,同步推進屋面、幕墻和裝修工程。飛行區工程,場道和滑行道工程的地基處理和土方回填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推進道面主體結構施工。同步推進貨運用房和下穿通道等分項工程。綜合交通工程,高地鐵站(GTC)主體結構已完成驗收,正在推進內部結構和裝修工程。配套工程,綜合管廊主體工程已完成25%工程量;辦公所需配套用房工程和市政配套工程已全部開工,壓茬推進各分部分項工程。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