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我國通航民用機場達到228個
一、通航城市和機場
2017年,我國境內民用航空(頒證)機場共有229個(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28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24個。
年內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有:云南瀾滄、新疆莎車、內蒙古霍林郭勒、吉林松原、吉林白城、江西上饒、河北承德、湖南邵陽、黑龍江五大連池、黑龍江建三江。陜西安康機場繼續停航。
二、主要生產指標
2017年我國機場主要生產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1億人次,完成114786.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9%。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103614.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4% (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2710.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9%);國際航線完成11172.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2%。
完成貨郵吞吐量1617.7萬噸,比上年增長7.1%。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1000.1萬噸,比上年增長2.7%(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99.0萬噸,比上年增長5.8%);國際航線完成617.6萬噸,比上年增長15.2%。
完成飛機起降1024.9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0.9%(其中運輸架次為872.9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0.0%)。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938.0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1.3%(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19.2萬架次,比上年下降5.4%);國際航線完成86.9萬架次,比上年增長7.3%。
三、旅客吞吐量分布
各機場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達到32個,較上年凈增4個(太原武宿、長春龍嘉、南昌昌北、呼和浩特白塔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81.0%,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24.3%,較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年旅客吞吐量200-1000萬人次機場有26個,較上年凈增5個,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11.8%,較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以下的機場有171個,較上年凈增2個,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7.3%,較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國內各地區旅客吞吐量的分布情況是:華北地區占15.0%(15.3%),東北地區占6.3%(6.1%),華東地區占29.0%(29.0%),中南地區占24.2%(23.8%),西南地區占16.5%(16.9%),西北地區占6.4%(6.2%),新疆地區占2.6%(2.7%)(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各地區占比之和可能不等于100%,括號內為2016年數字,下同)。
四、機場貨郵吞吐量分布
各機場中,年貨郵吞吐量10000噸以上的機場有52個,較上年凈增2個,完成貨郵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貨郵吞吐量的98.5%,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貨郵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貨郵吞吐量的49.9%,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年貨郵吞吐量10000噸以下的機場有177個,較上年凈增9個,完成貨郵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貨郵吞吐量的1.5%,較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國內各地區貨郵吞吐量的分布情況是:華北地區占15.4%(15.8%),東北地區占3.4%(3.5%),華東地區占41.2%(40.4%),中南地區占26.2%(26.4%),西南地區占10.1%(10.2%),西北地區占2.5%(2.4%),新疆地區占1.2%(1.2%)。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從開年春節黃金周吞吐量排行 看中國主要機場排名大洗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