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8座遠機位登機島正式投入使用
2021年1月1日10時15分,一架波音737-800飛機順利入位460機位,標志著首都機場459-466八座遠機位登機島正式投入使用,這是首都機場致力于提升遠機位旅客保障服務品質的又一“真招、實招”。

出行保障“無縫對接”
目前,首都機場遠機位數量占比較高,大量旅客進出首都機場需要通過遠機位進行保障,如遇大風、雨雪等特殊天氣,擺渡車至飛機艙門的這段步行距離,也會極大地降低旅客的出行感受。而且隨著旅客吞吐量不斷增長,各大機場在遠機位旅客服務流程上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新投用的這八座遠機位登機島配備有固定端、登機橋,在這八座遠機位登機廳的入口處,均設置有可供兩輛擺渡車停靠的鋼結構雨棚,可以確保旅客上下擺渡車期間,行經的區域全部得以覆蓋,避免旅客經受風吹日曬雨淋;再通過室內坡道、電梯、登機橋直接進入飛機艙門,實現了遠機位旅客上下機全過程“封閉式”保障。
暖心服務在細微處
為積極推進落實四型機場建設,深入踐行“真情服務”理念,首都機場于2019年在國內首次打造遠機位登機島,針對性解決遠機位旅客出行的保障難題。
遠機位登機島內配備了無障礙出行設施,方便特殊旅客通行。在入口處設置了無障礙坡道,在室內設置了一部無障礙直梯,實現將機場無障礙服務延伸至飛機艙門口,這樣一來,航空公司無需再專門配備無障礙保障車輛即可保障特殊旅客登機,極大改善了現場保障效率及特殊旅客的出行感受。此外,在遠機位登機島固定端內及登機橋內,均配備了高效率空調,能將室內溫度控制在適宜范圍內,確保旅客舒適出行、體驗更美好。
保障效率更高、更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遠機位登機島的投用,將有效提高遠機位旅客的保障效率。相比傳統的客梯車對接模式,使用遠機位登機島保障,一方面節省了客梯車調度用時,也規避了車輛到位不及時等問題,另一方面登機橋本身的對接效率相比客梯車要高,減少了接駁時間,保障過程也更安全。
加上2019年7月建成并投用的兩座遠機位登機島,首都機場已共計建成并投用十座登機島,可以說,本場遠機位登機島規模效應已初步顯現。下一步,首都機場將繼續在遠機位旅客出行保障設施方面持續開拓思路、奮力進取,持續在提高旅客出行感受上下功夫,以實際行動進一步詮釋“真情服務”理念。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航:首都機場部分國內進出港航班轉至2號航站樓運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