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鳳凰機場:砥礪二十載 筑夢新征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銅仁民航發展進程中,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在中國民航從單一的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迎來了銅仁鳳凰機場通航二十周年紀念日。二十年間,銅仁鳳凰機場以高質量發展速度,破繭成蝶,經歷了從夢想啟航到展翅騰飛的蛻變歷程,為黔東大地架起了一座聯通世界的空中橋梁。
踏驚濤,破駭浪,改革發展征程上,困難與機遇共存,挑戰和希望同在。2001年7月8日至2021年7月8日,幾代人篳路藍縷艱苦奮斗,二十載風雨兼程春華秋實。從最初的1條航線到開通北上廣深等城市的29條航線,從起初的名不經傳到躋身“百萬級”機場行列,從小小航站到助力地方經濟騰飛的強勁引擎,從通達國內城市到聯通世界的空中走廊,銅仁鳳凰機場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披荊斬棘,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征途難關,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質的飛躍。
回首過去,崢嶸歲月稠
梵天凈土,桃源銅仁。銅仁,被譽為“中國西部名城”,素有“黔東門戶”之稱。在這里,一座機場、一條跑道,架起了飛往山外的空中橋梁,打通了革命老區兒女連通世界的空中門戶,銅仁民航人正以昂揚的斗志和滿懷的信心,服務于貴州“三大戰略行動”、銅仁“三大區塊”協同發展,助力貴州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偉大實踐。
時光倒流——
1958年11月,銅仁鳳凰機場選址并進行施工,一筆一劃描摹飛往山外、擁抱世界的航空夢想。
1959年10月,銅仁鳳凰機場因三年自然災害停建。
1969年10月,銅仁鳳凰機場重新續建,完成跑道基礎600米,填土石方6.9萬立方米,因“文革”干擾被迫停工。
1970年4月,銅仁鳳凰機場再次上馬建設。
1971年3月,銅仁鳳凰機場建設全部竣工。
1972年4月,開始航班運輸,開通銅仁—貴陽—成都航線,執行飛播造林及農業、林業、搶險救災服務及其它通用航空運輸,先后飛過運5、里爾、伊爾14型客機。
1982年4月,因客源少和場道條件無法滿足航空事業的發展,銅仁鳳凰機場被迫關閉停航。
此后的20個年頭里,銅仁鳳凰機場深鎖閨中……

▲銅仁鳳凰機場舊貌(70-80年代)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武陵山革命老區,老區人民不甘落后,乘著政策東風,砥礪奮進,逐夢而行,繼續譜寫銅仁航空事業發展新篇章。
1998年10月,銅仁鳳凰機場實施改擴建。
2001年7月,銅仁鳳凰機場正式通航。
銅仁鳳凰機場通航后,“黔東邊陲”的銅仁開創了沒有高速,沒有鐵路,但先有機場航空的先河,插上了騰飛翱翔的翅膀,在貴州民航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通航初期,由于社會經濟和消費水平的局限,民眾選擇民航出行的需求不高。
銅仁鳳凰機場開始變成改革的“試驗田”——
2004年7月,銅仁鳳凰機場實現了由行政事業單位向國有企業轉型的體制改革,與貴州省機場集團聯合重組并入首都機場集團管理序列。
2004年11月,與首都機場集團下屬的北京博維航空設施有限公司簽訂了20年的托管協議。
2006年1月,銅仁鳳凰機場再次轉由當時的首都機場集團新成立的民航機場管理公司托管。
2006年5月,銅仁鳳凰機場終止與首都機場集團下屬公司的托管關系。
貴州機場人在省委省政府、地方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用實際行動書寫了“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的誓言。
喜看今朝,旖旎風光秀
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民航各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銅仁鳳凰機場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市委和貴州省機場集團發展、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搶抓機遇,挑戰困難,譜寫了由快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璀璨華章。
喜看銅仁民航事業發展速度——
2012年前,銅仁鳳凰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始終在10萬人次以下徘徊。
2013年,首次突破10萬人次大關,實現旅客吞吐量14.2萬人次。
2014年,實現旅客吞吐量18.4萬人次,標志著銅仁鳳凰機場逐步邁上良性發展軌道。
201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4.4萬人次,運輸生產實現歷史性跨越。

▲2015年突破30萬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7.8萬人次,運輸生產不斷提速換擋,創歷史新高。
2017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大關,成為貴州省第三個、貴州省機場集團直管第一個,旅客吞吐量超百萬的機場,正式躋身全國“百萬級”機場行列。全年實現旅客吞吐量134.5萬人次。
2018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100萬人次大關,銅仁鳳凰機場發展持續向好、穩步向前,開啟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組組數據的刷新,律動著銅仁鳳凰機場發展的脈搏,櫛風沐雨,銅仁鳳凰機場已從小機場成功蛻變成為“百萬級”機場。一串串數字的鼎新,印證著銅仁鳳凰機場發展之路上的堅實腳步,篳路藍縷,銅仁鳳凰機場已踏上平坦寬闊的陽光大道。
面對這些成績,銅仁鳳凰機場更加自信、自豪。
歷史不會忘記這些日子——
2001年7月,銅仁鳳凰機場正式通航。
2008年7月,貴州省機場集團、貴州省銅仁市政府、湖南省湘西州政府(簡稱“兩地三方”)共建銅仁鳳凰機場的思路應運而生。
2009年10月,民航局批復“銅仁大興機場”更名為“銅仁鳳凰機場”。
2013年4月,銅仁鳳凰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兩地三方”共筑飛天夢,攜手同心寫華章。
2014年8月,“兩地三方”實施的二期改擴建工程全面投入使用,創造了全國獨有的典型范例,締造了令人嘆服的“項目傳奇”。擴建后,銅仁鳳凰機場跑道長2600米,寬45米,停機位4個,有效解決了制約機場快速發展的硬件短板,打造了武陵山區域經濟協作發展的樣板工程。
2015年10月,銅仁鳳凰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新建國內國際航站樓2萬平方米,增加停機位至9個,新建廊橋6座。一個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00萬人次保障需要的現代化空港正如黔東一顆新星冉冉而升。
2017年6月,銅仁鳳凰機場正式從國內“特殊機場”的名單中撤出。
2017年9月,新航站樓國內部分全面投入使用,機場的運營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銅仁鳳凰機場發展后勁勢如破竹,機場步入快速發展快車道。
2017年11月,獲批同意中外國籍客運包機臨時從銅仁鳳凰機場出入境。
2018年8月,銅仁鳳凰機場開通銅仁直飛泰國曼谷航班,成為貴州省第三家開通國際航線航班的機場,架起了銅仁通往世界的“空中走廊”。
2019年,盡銳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力以赴推進鄉村振興。
2020年,全力抗疫情抓復產,保穩定促發展,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砥礪奮進二十載,銅仁鳳凰機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機場跑道從2000米延伸到2600米,機型從伊爾14改大到B737-800,機場規模從小小航站躋身到“百萬級”機場行列,這不僅僅是銅仁鳳凰機場量的改變,更是質的突破。
砥礪奮進二十載,銅仁鳳凰機場沐浴著拂曉的春風,走向了更加輝煌的未來。2001年通航以來,銅仁鳳凰機場光榮保障了多次重大任務,有效檢驗了銅仁鳳凰機場的保障能力。
砥礪奮進二十載,銅仁鳳凰機場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安全為生存之本,以服務為發展之源,秉承“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服務廣大旅客”的神圣使命,積極踐行“真情服務”理念,向著高質量發展闊步前行,為建設百姓富生態美的桃源銅仁提供新動能和重要支撐,讓世界了解銅仁,讓銅仁走向世界。
感恩時代榮光,借改革開放的東風,銅仁鳳凰機場煥然一新。
展望未來,更揮斥方遒
作為貴州建設通航最早的支線機場,作為全國唯一跨地區命名的支線機場,從沉寂多年到蓬勃興起,從體單力薄到羽翼漸豐,銅仁鳳凰機場走過了不同尋常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以來,銅仁鳳凰機場的快速發展,凝聚著歷屆省委省政府、地方黨委政府、貴州省機場集團改革創新的戰略謀劃和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匯聚了廣大干部職工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強大正能量。
歷史的軌跡總是連接著未來的方向,建設更加幸福祥和美好的新貴州要求我們機場人認真謀劃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和舉措,制定好貴州民航一體化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凝聚推動發展的正能量。
破浪前行勇揚帆,砥礪奮進再啟航。銅仁鳳凰機場將以此次通航二十周年為契機,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信心,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恒心,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高真情服務水平,持續完善航線網絡布局,努力爭取正式口岸批復,奮力打造武陵山區域國際旅游中心機場,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回首過去,滿懷豪情,展望未來,信心滿滿。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銅仁民航人再出發,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繼續沿著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砥礪奮進,鏗鏘前行,以更加優異的業績再謀發展新篇章!未來已來,將至以至,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銅仁鳳凰機場與藍天同行、與夢想同在,我們有理由相信,將會有更多精彩故事見于梵天凈土,將會有更多經典傳奇傳于桃源銅仁。(楊興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