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起降一次成本是多少?
關于機票價格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你懂多少?
飛機起降一次的幕后,航空公司掏了多少腰包?
來一起直觀扒一扒這些,這里以某航空公司某日A320重慶飛烏魯木齊為例來分析一次起降成本。
A320最大起飛全重77噸,單程飛行時間4.2小時,320每小時耗油3噸,共計12.6噸,旅客150人,在烏魯木齊停留時間約3小時,航程距離1382.3NM約為2560KM。
下圖為不同型號飛機每小時耗油情況。各項消耗成本請君往下細看。

一、燃油成本:
根據8月份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中國進口航空煤油到岸價格指數顯示,8月中國進口航空煤油到岸稅后價格為每噸3935元。12.6噸共計49581元(實際所加燃油遠遠多于這個,此處只算正常消耗掉的)。

二、折舊成本:
折舊成本的折舊方法有很多種,但具體每種折舊情況參考國外的是平攤到飛行小時的。這里維修費用參考燃油成本的30%即為14874.3元。
三、維修成本:
同樣參考國外飛機維修成本涉及平攤到飛行小時,具體計算比較麻煩,粗略以燃油成本的20%為參考。則此次起降一次維修費用約為9916.2元。(關于上訴二項費用,喜歡深入了解的看文章最后圖文公式)
四、旅客服務費:
根據《關于調整內地航空公司國際及港澳航班民用機場收費標準的通知》150人旅客在二類機場服務費用約為6000元。(這個與機場分類有關,下圖只是粗略地表示航空性業務收費情況)

五、機組成本:
某公司A320機組為一機長一副駕駛一乘務長一個兩艙乘務員三個普通乘務員。某公司現在A320機組的小時費為:機長為300元/小時,副駕為150元/小時,乘務長為90元/小時,兩艙乘務員70元/小時,普通乘務員60元/小時。此次飛行機組成本至少3950元。
六、起降費:
國內航班A320的起降費用為1100+22*(77-50)=1694元。
七、安檢費用:
150人安檢費用約為1500元。

八、航路費用:
根據民航局以及發改委的規定,A320最大起飛重量77噸,則可知此段航程航路費約為0.39*2560=998.4元。
九、飛機勤務費:
A320一般勤務費為150元,例行檢查按160元/人*工時2個人就是320元,放行檢查A320為80元,共550元。
十、飛機特車費:
引導車:60元,氣源車:120元,電源車:100元,空調車:150元,牽引車:80元,共計510元。(這里暫時不考慮后掃雪車500元/小時、除冰車400元/小時)
十一、客橋費:
國內客橋費單橋收費為一小時內100超過每半小時50元,A320窄體客機用的就是單橋,停場3小時即為300元。

十二、進近指揮費:
根據民航局以及發改委的規定,A320進近指揮費為3.58*77約為276元。
十三、停場費:
國內停場不足2小時不收費, 超過2小時每24小時收取起降費的15%作停場費。此次停場費即為1694*15%=254.1元。
十四、飛機服務費:100-200座之間的費用為120元每架次
十五、站坪特車費:機組擺渡車40元+旅客擺渡車55元=95元(這里不包含有特殊旅客所用車如殘疾人專用車,還有大客機有升降平臺車)
十六、配載通信基本費:10噸以下為30元,10噸以上33元。這里為33元。
在沒有考慮客艙供如餐食的情況下,一架飛機起降所需費用如上所示,總計約49581+14874.3+9916.2+6000+3950+1694+1500+998.4+550+510+300+276+254.1+120+95+33等于90652元。

上述統計一切均是在正常情況下起降的航班,沒有考慮備降、以及出現意外情況下的損耗,150乘客至少人均650元的成本。
關于對維修與折舊成本感興趣的具體可以看下圖。

根據飛機重量與推力以及飛機飛行時間和起落次數、工時費的標準等因素。ATA將 其分為維修工時費分攤Clabor和航材消耗費分攤Cmaterial兩部分。式中:
Wemp為飛機空重(不包含發動機重量)
Tflight為飛機飛行小時數
Pairframe為購買飛機價格(不含發動機)
Pengine為發動機價格。

對于折舊與租賃以及航材備件成本有以下計算方法如上圖所示,對于購買引進的按第一個式子計算,否則按第二個 (單 位:US$ ) 。式中:
Pplane為購買飛機價格,
Yyear為折舊年限,
Pengine為單臺發動機價格,
Rj為為機型j的殘值率(根據中國民航的規定按飛機售價的5%計算),
U為年輪擋小時數,
Rexch為當年匯率,
C為年租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