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起 南航新開廣州-鄭州-哈密航線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3月27日消息:自2014年3月30日起,南航新開廣州-鄭州-哈密航線,每日一班。航班號:CZ3389/90,航段:廣州鄭州0935-1145,鄭州哈密1235-1555;哈密鄭州1700-2000,鄭州廣州2110-2330。由波音737機型執飛。執行日期:2014年03月30日-2014年10月25日。
鄭州至哈密援疆航線,是目前唯一條內地直達哈密的航線,兩地里程為2150公里,空中飛行時間約為兩個半小時。自2010年11月21日首次開通以來,實現了哈密機場航班直飛內地的愿望。本航季新開廣州鄭州哈密航線后,將更好地為新疆和中原地區搭建一座全天候、無縫隙的空中橋梁,促進河南援疆工作的開展,優化新疆至華中地區的航線布局,助力新疆與援疆省市間的經貿、旅游、文化與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交流和發展,也對下一步哈密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河南省作為國家確定的對口支援新疆哈密的省份,也是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地,以鄭州至哈密航線架起的中原地區通往新疆哈密的空中橋梁,極大地方便兩地旅客的出行和經濟文化交流。哈密市與河南省的友好城市:河南省鶴壁市、河南省新鄭市、河南省登封市。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后,南航率先于2010年6月28日開通了首條疆內直飛內地航線-喀什-烏魯木齊-廣州航線。此后,又陸續開通烏魯木齊-哈密-鄭州、喀什-烏魯木齊-上海、伊寧-烏魯木齊-上海等多條援疆航線。2014年3月30日起,南航將新開4條疆內地州城市直飛內地省會城市的援疆航線。此次新航線開通后,南航在新疆開通的涵蓋19個援疆省市的航線將達到42條,可覆蓋疆內六大支線機場,其中新疆吞吐量排名前五位的支線機場及哈密機場將通過南航的航線網絡實現與內地省會城市直飛。
借助3月30日民航夏秋換季的契機,南航每天一班的廣州-鄭州-哈密航線,實現了援建三地直飛,極大方便了沿海發達地區、援疆省市與疆內城市的多邊聯系與往來,也表明了南航扎根新疆航空市場、投身新疆民航建設的決心和實際行動。進一步增強新疆與國內東部城市的聯系,方便旅客出行。
哈密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更是新疆東部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哈密市是哈密瓜的故鄉,以盛產哈密瓜聞名于世。
哈密市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天山東段南麓,是新疆通往內地的門戶,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東部與甘肅省酒泉市相鄰,西部與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壘縣和吐魯番地區鄯善縣毗鄰,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接壤,東北部與蒙古國有46公里邊界。哈密市轄七角井、雅滿2鎮及21鄉。面積8.5萬平方千米。民族有維吾爾、漢、回、哈薩克、滿、蒙古等20多個。歷史悠久,為絲綢之路上重鎮。漢代時稱伊吾盧。明置哈密衛。清置哈密直隸廳。民國二年(1913)置哈密縣。1961年設立哈密市至今。方言為維吾爾語。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晝夜溫差大。
哈密系維吾爾語,意為镃望墩。氣候干旱,年均降水量47.5毫米,年蒸發量2712.6毫米。年均氣溫10℃,1月均溫-16℃,7月均溫30℃。古代人民為了戰勝干旱,采用雪水和坎兒井灌溉農業。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棉花、胡麻和瓜果,其中哈密瓜、哈密大棗、無核白葡萄譽滿中外。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37種、90處。已建成以煤炭工業為主體、兼有鋼鐵、機械、電力、化工等門類的工業體系,是新疆最大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哈密是新疆東部最大城市和交通中心,通過蘭新鐵路和公路干線、支線通往自治區內、外各城市。名勝有哈密王墓、沁城壁畫、白石頭、松樹塘、鳴沙山及西黑溝風景區等。
哈密是新疆的“東大門”。遠在兩千年前,哈密就是漢代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的要塞“。哈密市交通、通訊網絡健全便利,國道312線、蘭新鐵路、亞歐通信光纜橫貫哈密。東北、華北、西北,穿越哈密的”三北“最捷公路通道已被國家列入重點建設項目,該公路的建成將使烏魯木齊至北京的距離縮短約1400公里。312國道哈密--吐魯番高等級公路建設項目、哈密--羅布泊公路建設項目、哈密機場復航項目順利完成,現已通航。哈密--南疆鐵路干線的建設也已提上議事日程。這些項目的實施,將在哈密形成公路、鐵路、航空多道路、全方位、立體化交通網絡,為哈密乃至全疆的大開發、大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哈密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地處東西方文化、西域與中原文化交匯之地,既有鮮明的中原文化脈絡,又有少數民族古老傳統的風情,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哈密東天山歷史文化。
哈密的民俗風情古樸典雅。各民族在千百年長期共存的環境中,和睦相鄰,禮尚往來,文化的融合與交流,生活習慣的影響與學習,奠定了哈密”民淳俗深“和古伊州文化的底蘊。哈密木卡姆作為新疆木卡姆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公布為第三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并被國家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哈密木卡姆是漢朝摩訶兜勒和唐代伊州樂發展而來的,是哈密維吾爾人集體創作的結晶,也是東西方樂舞藝術在哈密交匯融合的優秀成果。哈密歷史悠久的屯墾文化、絲路文化、多彩的草原文化、豐富的民俗文化、燦爛的漢文化,以及哈密瓜文化、大棗文化、奇石文化,與十二木卡姆共同構成了特色鮮明的東天山文化。
哈密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民族風情濃郁,人文、歷史、自然景觀星羅棋布,聞名瑕邇。雄偉的天山橫貫全境,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兩個氣溫帶,山北雪山草原風光、山南大漠風光,有”十里不同天,一日游四季“和”新疆風光縮影“之說。主要自然人文景觀有雄偉的天山、神秘的魔鬼城、哈密回王陵、蓋斯墓等,其中享有瑞士風光的東天山名勝風景區,已被列為國家AAA級風景區;同時還開辟有大漠風光探險游、”農家樂“民俗風情游等旅游項目。哈密市列為新疆四大旅游重點建設城市,星級賓館10家,2004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哈密市東天山”新、奇、險、特“旅游線路的開放,是哈密市與吐魯番、敦煌的歷史文化為主的旅游區建設為一線,互為補充,各具特色。哈密主要旅游景點:哈密鳴沙山、怪石山、巴里坤湖、哈密回王陵、蓋斯墓、白石頭、絲路烽燧、哈密天山廟、松樹塘、墩墩灣、口門子、哈密廟爾溝、喀爾里克冰川、哈密黑溝、拉甫喬克故城、五堡墓地、哈密博物館、焉不拉克古墓群、佛教寺遺址、巴里坤古民宅。鳴沙山位于白石頭西北面,距哈密市區七十公里,在一望無邊的大草原上廳妙地出現了一座長五公里,高水平五十米的沙山,沙粒細而無土,山中有一眼泉,四周水草豐茂,柳條河從山腳下蜿蜓流過。每當微風吹拂或人由山上向下滑動,便可聽見各種聲響,時起時伏,強時如雷鳴高亢,弱時似牧笛悠揚,故稱鳴沙山。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昌4月1日起開通至曼谷定期航班
- 下一篇:天津航空調整恢復3趟國際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