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機場開通多條國際航線 迎客“看草原”
進入暑期以來,內蒙古旅游漸次升溫,而備受民眾關注的當地民航部門卻率先“攪熱”了整個市場。
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于8日召開的暑期旺季航空旅游市場推介會對外宣布,從今日起該機場將陸續開通多條國際航線,方便民眾出行,更歡迎四�?腿�“看草原”。
記者從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提供的最新航班時刻表了解到,暑期旺季該機場開通的國際航線分別為,臺灣遠東航空公司新開的呼和浩特——臺中地區航線,班期為每周3;韓國真航空公司恢復開通的呼和浩特——首爾(韓國)航線,班期為每周2、6;以及韓國伊斯達航空公司恢復的呼和浩特——濟州島(韓國)航線等多條“涉外”航線。
與此同時,該機場還將陸續在國內首開呼和浩特至西寧、呼和浩特至麗江、呼和浩特至大同等航線,實現了除拉薩外呼和浩特機場與全國其他省會城市通航的目標。
數據顯示,暑期旺季,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共開通并運營航線9條,通航城市59個,新增通航點6個,每天起降航班258架次,新增阿拉善左旗、西寧、大同、濟寧、麗江等七個通航點,加密了至廈門、杭州、南寧、太原、大連、西安等八個內蒙古自治區外通航點及通遼、赤峰等兩個內蒙古自治區區內通航點的航班量。
呼和浩特機場市場部市場開發主管張玉寶說,為打好暑期旺季旅游這張牌,迎接四海賓朋更好的看草原,該機場的停機位目前已增加至40個,能有效緩解高峰和大面積延誤時的停機位緊張。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城市呼和浩特的白塔國際機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通航,1991年12月1日,國務院批準白塔機場為航空口岸機場,1992年3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白塔機場歷史上歷經1986年、1996年兩次大規模擴建。2007年6月,呼和浩特白塔機場最近一次擴建工程完工,新建一座航站樓,面積54499平方米,可滿足年吞吐旅客300萬人次的使用要求。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