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速度" 臨汾機場 9月有望試飛 明年初可通航
國際空港信息網214年7月23日消息:盛夏七月,堯都區喬李鎮平坦的土地上,臨汾民航機場航站樓在七月流火的驕陽下熠熠生輝,己經基本完工接近尾聲的機場不時引來路人的觀望與贊嘆。
據了解,臨汾機場工程七月基本全面完工,九月將開始試飛工作,最晚明年初將實現通航。
放眼望去,機場大道、高架橋、綜合業務用房、航管樓、站坪等處處錦旗飛揚,仿佛看到,在寬闊的跑道上,航站樓猶如一只雄鷹,正張開“橙色羽翼”,在和煦的春風中振翅起飛,承載著400多萬臨汾人民久遠的夢想,穿過云霄,嘯傲于九天……
快馬加鞭,締造“臨汾速度”
機場,是一座城市發展和文明的象征。打通臨汾與外界的“空中走廊”,構筑公路、鐵路、航空一體化立體交通網,促進臨汾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是市委、市政府的強烈愿望,也是臨汾人民的熱切企盼。
然而,建一座機場的難度遠遠超出常人想象。從2010年開始立項、規劃、選址,到項目批復,需要國家相關部委審批的手續多達近400項,且每一項手續都需要國家級立項、國家級審查、國家級審批、國家級驗收、國家級審計,審批的門檻之高、程序之嚴、編制之細、難度之大都超乎尋常。
為了早日完成機場審批,市委書記、市長、分管市長等市領導不辭辛苦,親自帶隊一次次跑省城進北京,與總參、空軍總部、國家發改委、民用航空局等相關部門進行協調相關事宜,為機場審批關鍵性節點的重要工作排除了障礙,在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籌建處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民航機場籌建處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在2013年4月獲得“準生證”并全面開工建設。
為加快推進機場建設,籌建處靈活把握項目審批、征地拆遷、土建工程、設備采購等關鍵環節,爭時間、搶速度,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了三年的建設任務。為加快進度,僅航站樓裝修一項,就啟動了8支施工隊伍。
一個個項目相繼完成,一項項工程加快推進,體現著市委、市政府為民惠民的勇氣和決心,展現出民航機場建設者破難攻堅的斗志和信心,更締造了我市工程建設史無前例的“臨汾速度”。
如今,走進民航機場施工工地,氣勢磅礴、創意新穎的航站樓、筆直寬闊的飛行區跑道、雄偉壯觀的高架橋……已然成為屹立在平陽大地上的新坐標。
“機場建設是一個集工建、氣象、通訊、導航等多項專業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建設工程,建設進程與專業審批程序要一致,不審批就不能開工。”民航機場籌建處主任楊集生感慨:“建設一座機場,難度不亞于建一座核電站!即便是現在,航站樓等基礎建設已經全面完工的情況下,要真正實現通航還需辦理上百個手續。”“2014年4月30日前完成航站樓鋼結構防火涂料施工、石材幕墻施工;5月完成飛行區工程,并達到竣工驗收條件;7月全面完成機場建設工程任務,達到竣工驗收條件;10月具備通航條件……”這是民航機場籌建處自我加壓排出的一張緊湊時間進度表,是向市委、市政府立下的軍令狀,也是籌建處一班人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
匠心雕琢,瞄準質量“國優”
機場是一座城市展示其形象和內涵的重要窗口,也是紀錄一個城市發展進程的歷史豐碑,更是一項要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臨汾民航機場作為省重點工程、臨汾重點門戶工程,既承載著全市人民的希冀,更寄托了工程建設者、管理者的夢想。
為了把臨汾機場建成一座先進、獨特、新穎、科學的標志性建筑,市領導從設計、質量上嚴格把關,多次聽取設計專家的匯報,幾易其稿,反復強調,機場要按照先進的設計理念,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定位,在規模體量上要適度超前,在功能布局上要科學合理,在外形構造上要線條流暢,充分體現出現代的臨汾、開放的臨汾、發展的臨汾。
同時要體現出流動的、飛翔的、活躍的動感和美感,彰顯出轉型跨越、先行發展的時代精神。機場建設期間,省、市領導多次深入工地,現場督促、指導、協調工作,并提出要求,要把臨汾民航機場建設成同級城市的樣板工程。
對于任何一項工程來說,質量就是生命。為確保機場建設質量,籌建處按照“魯班獎”質量管控要求,大力推進規范化和標準化施工,并結合機場建設實際,通過“日清周核月獎”,對施工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總結、推廣、處理,從源頭上堵塞了安全漏洞。建設中,無論是晴天雨天,只要進行施工,籌建處的管理人員和工程監理就會起早貪黑常駐施工現場,督辦每一道工序質量和施工進程。民航機場籌建處總工王紅章感慨地說:“我們千方百計抓管理、抓技術、抓創新、抓監督、抓細節,其實歸根結底就是為了確保工程質量。”
作為整個臨汾民航機場的核心區域,航站樓是整個機場工期最長、難度最大的工程。據施工方總工程師李陵介紹,“航站樓既要確保安全、具備防噪功能,還要節能、環保,這對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雖然只有26000平方米的面積,我們光樁子就打了近千根……”在不遠處的機場跑道上,幾名建筑工人手握切割工具,在平整的道面上切出一道道水槽。他們全神貫注、目不轉睛地盯著道面,對旁人的到來并無絲毫察覺。
“跑道的道面要有一定的摩擦力,這樣可以讓飛機在跑道積水時不會打滑,同時,也可以有效排水。”施工方空十總隊項目經理王強說,機場跑道建設,各項指標要求細之又細,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大禍。在這種情況下,從籌建處、施工單位到監理單位,都不敢有絲毫懈怠和半點馬虎。
剛剛完成主體的高架橋,正在進行橋面鋪裝,兩旁防護欄上的鋼筋密密麻麻裸露在外面,正在施工的工人笑著說,“這密度!往里面灌水泥都費勁!”全力打造一流特色精品工程,“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正是靠著扎實的工作、頑強的作風、嚴格的要求,民航機場建設捷報頻傳,先后通過了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質監站、臨汾質監站的檢查驗收,距離“國優”目標更近了一步。
奮起直追,緊趨發展“前沿”
建設民航機場的意義不僅在機場本身,更重要的是為臨汾對外開放打開了一扇“窗口”,開辟了一條“天路”,提升臨汾發展的加速度。正源于此,搶抓歷史機遇,“一切為發展讓路、一切為發展放行、一切為發展服務”便成為民航機場籌建處及早謀劃運營的共識。
“機場正常運營所需的工種多達70余個,要保障運營,專業人員的引進和培訓非常重要。有些特殊工種培訓一年、實習兩年后才能拿到獨立操作資質,所以培訓工作也要與基礎建設同安排同部署。”楊集生如是說。
為讓臨汾人民早日搭上空中“高速公路”,適應機場建成后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籌建處鉚足了勁預習“功課”,在抓好工程建設的同時,早動手、早布置、早安排,全力推進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改革,加快關鍵崗位人才引進、專業人才培養和中層管理人員培訓,安排結業人員崗前實習,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考”。
然而,這并不是民航機場籌建處的最終目標。夯實內核,激發活力,力爭自主經營早已被提上日程。籌建處先后多次與東航、南航、海航溝通,商討合作開通“京、廣、滬、深”多條精品航線事宜,與航空公司溝通,謀劃建設航空產業基地、飛機拆解基地、航空科普樂園基地,打造臨空產業平臺……一項項計劃緊鑼密鼓實施,也讓臨汾民航機場的未來變得更加可觸、可盼,更加鼓舞人心。
隨著低空放開,各行業專用、私用飛機急劇增長,民航業服務國民經濟的戰略地位將更加凸顯。臨汾機場將致力于搭建市場化運營體系,按照飛行、航運、物流、基地、旅游“五位一體”要求打造航空產業,并將臨汾推向世界舞臺,這是我們平陽兒女長久的夢想,更是矢志不渝奮斗的方向。
為了這一天,無數人用焦急的目光翹首企盼;為了這一天,無數人以滿腔的熱忱默默奉獻。
如今,“鯤鵬”展翅,美麗的臨汾已插上了金色的翅膀,正躍躍欲試!如今,“飛虹”舉翼,古老的平陽已站在了新的起點,欲扶搖直上!
責編:admin2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