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空高層低調來蓉密謀加密航線
隨著成都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步伐日益提速,不少境內外航空公司高層頻頻來蓉,尋覓合作良機。本周,香港航空商務總監李殿春亦低調來蓉,在進一步調研成都市場的同時,還與民航西南管理局等有關部門進行接洽,商討加密成都-香港航線等相關事宜。
李殿春來蓉期間,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成都應該堅定不移地強化國際樞紐機場之路,并希望新機場竣工的時間能夠再提早一些,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在這片熱土上設立基地、增開航線。
強化樞紐機場主打中轉客流
成都應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步伐
一落座,李殿春便關心起成都機場最新的國際航線布局,當他得知,近年來成都已經新增科倫坡、大阪、莫斯科、洛杉磯、毛里求斯等國際航點時,他強調:“成都應該抓住機會,鼓足干勁,加緊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
李殿春認為成都有很多先天性優勢,比如成都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迅猛發展的經濟勢頭。雖然成都現在已坐穩了中國航空第四城,但與北京、上海、香港這樣的國際航空樞紐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說下一步成都應該立足地理優勢,強化樞紐機場,主打中轉客流。”
“漩渦效應”吸引國際航線扎堆
成都尚未在中西部形成壓倒性優勢
在中國民航業發展版圖上,中西部各大城市對于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競爭異常激烈,重慶、西安、昆明、武漢等無不卯足勁,力爭拔得頭籌。李殿春亦強調,成都雖然走在前列,但目前不足以在中西部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如何形成壓倒性優勢?“漩渦效應”成為李殿春提及最多的一個詞。
他說:“樞紐機場的建設存在排他性,一旦區域內有一座機場成為樞紐,便會產生‘漩渦效應’。”在“漩渦效應”的吸引下,航空公司開設國際航線都喜歡扎堆,只要有幾家航空公司去一座機場開通國際航線,未來就會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前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這樣,成都可以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的步伐。
拜訪民航局希望加密航線
每天三班可發揮最大市場效應
李殿春此行成都同樣是因為“漩渦效應”,短短兩日行程他將拜訪民航西南管理局,商討加密成都-香港航線等相關事宜。據了解,早在2011年,香港航空便開通了成都至香港直飛航線,完成了西部最重要的戰略布局。此后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加密航線。
李殿春發現以成都、杭州、南京為代表的中國新一線城市的赴港航線市場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航班密度越高,客流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在杭州-香港航線上,港龍航空每周28班,香港航空加密到每周21班,市場不僅沒有吃不飽,客流量反而增加。該現象同樣發生在南京-香港航線,港龍每周14班,港航隨即增加至每周17班,客座率反而上升了10個百分點。國航在加密成都-香港航線之前也有顧慮,結果卻非常好。對此李殿春總結為,隨著航班密度的增加,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這樣反而會極大地激發人們的出行欲望。
“現在成都-香港航線每日6班,其中港龍2班、國航2班、港航與川航各1班。無論是與競爭對手相比,還是與港航自身在同級別城市布局(杭州、南京每周分別有21班和17班)相比,港航在成都-香港航線上的配置都略顯單薄。”李殿春說:“我希望能夠增開至每天三班,這樣這條航線的市場效應才能發揮到最大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