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緣何瞄上通用航空業
2015年7月,法國公司“鸚鵡”發明一款兩棲無人機,這款無人機不僅能遨游天際,還能借助水翼暢游水中。
6月上旬,國家空管委決定,在重慶飛行管制區開展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國家最終出臺全面放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提供借鑒。這意味著重慶成為國家通航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城市,也為該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環境。
早在2009年底,重慶就將航空產業列為需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之一。去年,重慶市人民政府以渝府發〔2014〕22號文,推出《關于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意見》。要求以構建通用航空全產業鏈為出發點,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器制造、通航飛行、教育培訓、應急救援等各項產業,實現通用航空產業一體化、建設運營市場化,努力把通用航空培育發展成為重慶的新興產業。
據國家民航局估測,到2020年,國內通用航空機隊規模將達1萬架,復合增長率22%,市場規模將達1500億元。通用航空產業鏈條長、輻射廣,能帶動超萬億元上下游產業規模。面對通用航空產業美好圖景,一些重慶企業早已躍躍欲試。
“重慶摩幫”轉型搶占
通用航空市場先機
6月16日,“重慶摩幫”大佬宗申產業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旗下宗申天辰通航公司成功收購加拿大港灣航空公司49%股份,成為這家全球運營規模最大的水上飛機運營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企業老板左宗申在發布會現場對記者說,該集團未來的通航產業將聚焦水上飛機和無人機兩大重點。
據了解,宗申此次收購將保留港灣航空公司現有團隊,繼續經營加拿大水上飛機運營業務,同時引入多款水上飛機機型投放到國內旅游出行市場。目前,宗申正在規劃重慶巴南至巫溪紅池壩、蘇州獨墅湖至舟山普陀山、廣西欽州至海南等多條國內水上飛機旅游航線,并得到當地政府和旅游部門支持。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宗申還計劃將港灣航空公司的水上飛機運營方式帶到印尼等東南亞市場。
近年來,摩托車行業的整體低迷已是盡人皆知,包括宗申在內的重慶“摩幫”都在尋找各自的“藍海”市場,以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而在宗申之前,重慶市另一家知名摩企——隆鑫控股,也因進軍通用航空產業而備受業界關注。
2014年11月珠海航展期間,隆鑫控股旗下上市公司隆鑫通用,首次展出了其開發的第一款無人機產品。這款產品屬于中高端的中型旋翼無人機,由清華大學及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進行總體設計,隆鑫通用負責動力系統的研發和制造。
記者從隆鑫通用公司了解到:2015年,該公司將按計劃完成無人機整機平臺的各項測試及試飛工作,為無人機產品量產做好準備。
隨著低空空域改革試點逐步在全國推開,通用航空產業越來越被業界看好。而無人機由于可廣泛應用于農林植保、航拍攝影、災害監視、應急救援、警用航空和通勤航空等領域,其市場前景更是被看好。
“這種背景下,宗申、隆鑫這樣的摩企轉型做無人機,一方面可以憑借自己原有的通機技術快速上手,另一方面也可及早搶占通用航空市場先機。”重慶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安認為,未來,該市很可能還有摩企涉足通用航空產業。
重慶通航產業已駛
入振翅欲飛的跑道
2009年底,重慶市政府就把航空產業列為該市需重點培育的8大新興產業之一。重慶官方將通用航空產業的路線定為打造全產業鏈,其中包括:基礎(機場、導航、專用設備),制造(機身制造、發動機),培訓(飛行員、個人),運營(運輸、空管、保險租賃),維護(飛機維修、保養)。
2011年1月25日,重慶直升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33億元,股東均為重慶市國有企業。
據重慶直投的規劃,到2020年累計投資47億元,形成完整的直升機(通用飛機)系列產品;全面進入通用航空運營、服務、保障領域,并完成覆蓋西部的通用航空運營網絡建設。
2012年2月22日,兩江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成立。該集團被定位為重慶市官方的通航產業投資平臺。由兩江新區出資15億元組建。隨后,重慶在兩江新區龍興片區規劃了10平方公里航空產業園,以期盡快形成通航研發、運營服務、教育培訓、航空展覽為一體的產業集群。作為重慶通用航空產業的急先鋒,重慶直投“聯姻”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合資組建飛行學院重慶通用航空培訓有限公司。培訓業務將以通用航空飛行員私照、商照及機務維修為主,并逐步發展成為涉及類航空人才的培訓基地。
在飛機制造方面,重慶直投與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合作,在重慶生產航空發動機、航電等航空系統產品,為整機及零部件生產提供世界級技術;與美國恩斯特龍公司合作開展直升機組裝業務,與瑞士皮拉圖斯公司合作,在重慶投資建設飛機整機制造、維修和組裝基地。
全產業鏈有望帶動
逾3000億產業規模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由重慶奉節縣政府與重慶直升機公司聯手舉辦的“直升機飛越三峽夔門”正式上演,游客從空中俯瞰白帝城、夔門、天坑地縫,體驗前所未有的空中景觀。
“這僅僅是重慶發展通用航空旅游業務的開始。”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說,重慶擁有大批山水自然資源,發展通航旅游業“有這個天賦”。
在今年的重慶“兩會”上,李勇在提案中建議:加快建設形成重慶通用航空網點體系,在萬盛、江津、城口、奉節、秀山、南川、石柱等,選擇建設一批通航機場,以滿足應急救援、商務公務飛行、空中旅游觀光等需要。前期,機場建設可布置在3A級以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最終在重慶形成100個左右的綜合功能齊全的通用航空器起降點。
我國通用航空領域蘊含的商業機會吸引大量資本涌入,渝企紛紛摩拳擦掌,希望能切分到這塊巨大的“蛋糕”。
“飛機儀器儀表與汽車儀器儀表原理基本相同。”重慶四聯集團總工程師張軍認為,為重慶通航產業配套,生產飛機儀器儀表甚至自動控制系統,對他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
一直低調研發直升機導航系統、光纖陀螺儀等零部件的華渝電氣儀表總廠,目前已經接到來自湖北一家通航制造商的配套訂單,將為后者提供自主研制的慣性儀表及自動控制裝置。
看上通航這個“朝陽產業”的還有西南鋁和重鋼,它們都已有自己的通航產業發展規劃。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通航產業或將成為繼汽摩、筆電后重慶又一支柱產業。
重慶兩江新區通用航空產業園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規劃,算上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到2020年,重慶飛機制造業產值將達3150億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綿陽機場開通綿陽-煙臺暑運航線
- 下一篇:海航將于7月21日增開太原=合肥=海口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