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航積極打造中土客運航線
地跨歐亞的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古絲綢之路正是以其為終點連接著東西方兩大文明。如今,隨著中土兩國經貿合作日益密切,雙邊人員往來的客觀需求加大了中土民航客運業的發展。中國南航2011年開通的北京—烏魯木齊—伊斯坦布爾國際航線極大地方便了兩國旅客出行,帶動了旅游業發展,也成為中土兩國打造“空中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位于伊斯坦布爾歐洲區的阿塔圖爾克機場的國際航站樓里,每天晚上都能看到這樣一群中國人的身影:他們忙碌于值機柜臺前,為大批即將飛往烏魯木齊和北京的中土旅客提供值機和行李托運服務。這就是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在伊斯坦布爾機場的地勤工作團隊,他們也是唯一一家在土耳其開通民航客運航線的中國航空公司。
來自山東威海的陳女士第一次乘坐南航的飛機從北京出發,經停烏魯木齊到伊斯坦布爾游玩。經過數十天的深度游,陳女士帶著對土耳其多彩文化和風光的留戀,再次選擇南航班機返回中國。陳女士說:“這是我第一次乘坐南航國際航班,總體來講比較滿意。首先從價格上講比土航便宜很多,機艙比較舒適,空姐的服務也比較熱情,在溝通上也不用擔心語言的障礙;其次,這種國際長途飛行能夠在烏魯木齊休息一下,等候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也不會太勞累,這一點來講也還是不錯的。”
2014年,往返于中土兩國的旅客人數達到20萬人次,而像陳女士一樣選擇南航班機往返北京和伊斯坦布爾的旅客已超過9萬人。2011年11月22日,南航開通了北京—烏魯木齊—伊斯坦布爾國際航線后,從開始的每周三班逐漸增加到現在每天一班。南航也成為中國航空公司開拓土耳其市場的先行者。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土耳其代表處市場總監郭正高表示,土耳其市場潛力巨大,是值得發展的。“根據國際航協官方統計數據來看,中國到土耳其雖然旅游人數的基數不是特別大,2012年在18萬左右,但從2012年至2014年,復合增長率都保持在25%的增速,這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勢頭。2014年中國到土耳其游客的數量是20萬,預計今年將達到30萬。”
而新疆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其地緣和文化優勢使新疆與土耳其之間的往來日益密切。新疆也是距離土耳其最近的中國省份,經烏魯木齊中轉直飛土耳其,飛行時間僅7小時,是國內城市中飛往土耳其路程最短、時間最快的通航點。南航北京至伊斯坦布爾航線選擇在烏魯木齊經停,也將極大地提升新疆交通樞紐的地位。對此,郭正高說:“烏魯木齊位于新疆北部,是西部重要的航空樞紐。無論是從中國前往土耳其,還是從土耳其前往中國,烏魯木齊都是最佳的中轉點。我們有好幾萬維族同胞在土耳其,我們也為他們提供了航空方面的交通便利。”
目前,除南航北京—烏魯木齊—伊斯坦布爾航線外,土耳其航空公司也開通伊斯坦布爾直飛北京、上海和廣州的航線。在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下,中土兩國航空業積極開拓市場,滿足雙邊人員往來需求,也成為提升旅游發展的“助推器”。土中文化協會主席伊凡˙卡爾斯勒說:“古絲綢之路的振興也是文化的振興。兩國之間經貿和旅游都會更為緊密地聯系起來,對兩國交往來說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現在來土耳其的中國游客每年有20萬人次,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上百萬人次。”
前中國駐伊斯坦布爾副總領事丁小紅認為,開辟中土客運航線,在積累中土航運經驗、加強兩國航空合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很高興看到,在中土兩國政府的共同推動下,雙邊人員往來、經貿合作盛況空前。尤其引人注目的一點是,來土耳其旅游的中國游客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開辟新航線、增加航班是滿足雙邊人員往來的客觀要求。隨著伊斯坦布爾第三機場的建設,中土之間打造‘空中絲路’有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榕澳攜手推廣福州-悉尼航線
- 下一篇:西安將有望直飛舊金山 將成西安首條跨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