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春天的航班——對話春秋日本掌舵人王煒
2011年4月至今,在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歷任春秋日本籌備室室長,春秋航空日本株式會社董事長職務。日本的很多民眾,包括日本政府,都非常糾結的一個問題——春秋究竟是一家中國公司還是日本公司。俗話說,“春”華“秋”實,在王煒和他的日本春秋身上,我們看到了,春天的盎然生機,與創業的昂揚熱情。

11月24日的東京飄起鵝毛大雪。
這是東京54年來第一場在11月降臨的大雪。如雪而至的還有我們今天的嘉賓。
T3航站樓里集結了幾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并沒有公交直達。特別的跑道設計,走廊兩側的名勝照片,開啟了許多青年人人生第一次的旅程。

圖:2016年11月24日的東京
這就是為許多年輕人實現夢想的人,王煒。

圖:開往春天的航班掌舵人王煒
王煒
春秋航空日本公司董事長
春秋集團 董事長王正華之子
1977年出生上海
2002年3月獲得日本下關市立大學經濟學士學位
2002年10月至20011年3月,在日本能率協會咨詢公司(中國)工作,歷任主任咨詢顧問,企劃室室長,市場企劃部部長等職務
2011年4月至今,在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歷任春秋日本籌備室室長,春秋航空日本株式會社董事長職務
執掌春秋日本的契機
王煒相對來說,比如他會給我講一些什么意見,跟我有些溝通。
他在日本,所以他就會比較內向一點,或者說他就會比較柔和一點。
——王正華眼里的小兒子王煒
“在我出國前,中國熱播的兩部電視劇是《北京人在紐約》和《上海人在東京》,對于在魔都成長的我來說,大城市的繁華我已經領略了,所以出國留學,我想找一個安安靜靜的城市過平平靜靜的生活,一個讓人能夠沉下心來學習的環境,一個和大都會上海截然不同的城市。”
王煒選擇的第一個落足之地是位于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在這個日本古代文化發源地生活了兩年的時間。
兩年后,他又為自己選擇了一個有故事的城市,考取了位于本州最南端的下關市立大學,專攻國際流通。
了解日本近代史的人都不會陌生,山口縣下關市正是日本歷史上演回天大劇之舞臺,也是引領日本邁入新時代的高杉晉作舉兵倒幕的地方。
深厚的歷史沉淀,本色的土地民俗,讓王煒的心也沉淀了下來,修煉更加強大的內在。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造成嚴重的核泄露影響,人心惶惶。
而也是在同一年,春秋航空開通了上海飛往到茨城的航線,正處于嬰兒蹣跚學步的茨城航線,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中,前途變得模糊難測。
飛還是不飛,是不是繼續下去?
春秋集團面對這樣兩難的選擇。
“當時中國也好,全球各地也好,都把日本傳得非常恐怖。老王總本來想自己下來去看一下,我家大哥王煜也說老王不行,他說他去。”
在日本待了很久,對風土人情更為了解的王煒臨危請命,“我說你倆都別去,我進去看一下。”
等到達日本后,他看到日本的小學生,在三四月仍然穿著短褲和短袖,在暴曬的太陽下,在操場上肆意奔跑玩耍,反而是他自己,武裝得十分嚴實,如臨大敵。
他拍了許多照片帶回公司,“日本這樣一種環境我感覺,其實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為了說服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王煒組織了十幾個飛行員去當地考察。
帶他們去看當地老百姓每天生活的場景,去超市買菜,送孩子去上學,孩子在操場上玩耍。
“這樣看完之后他們放心了。但即使是放心,人心里總有這么一些疙瘩。”
于是王煒決定,管理領導干部帶頭飛。“在飛行員還沒有百分之百全說服的情況下,我們的飛行干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是這樣慢慢地,才把這些開往日本的航線飛起來了。
日本公司的殼,中國公司的心
日本的很多民眾,包括日本政府,都非常糾結的一個問題——春秋究竟是一家中國公司還是日本公司。對我來說,我們可以說是一個香蕉吧。
以前在中國,我們說這個人是香蕉,什么是香蕉?他是黃種人的皮,是中國人的皮,卻是美國人的心。那么可能反過來,我們對外是一家日本公司,一直宣傳的都是我們的空乘和飛行員,他們都是日本人。
講求“降低成本”,是春秋航空也是老王總王正華一貫的行事風格。“兩高,兩單,兩低”一直是春秋航空至為關鍵的策略。
“兩高”是指高客座率和高飛機運轉率,“兩單”是單一的機型和單一的操控,而“兩低”則是低銷售成本和低運營管理。
那么對于王煒來說,春秋航空日本如何在“票價是新干線的三分之一”的現實下,實現創新并提高服務,才是最為迫切的。
春秋日本的手工文化

圖:成田機場春秋shop里的玩偶
在春秋航空的日本公司的辦公室,雖然許多員工并不年輕,但辦公室的氛圍,卻充滿了青春、活力。

圖:春秋航空的空姐,和墻上的卡通漫畫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們的走廊文化,公司的大事件,都被畫成了卡通漫畫貼在了墻上。

圖:用漫畫裝飾的春秋日本的公司走廊

圖:在春秋日本的語言體系中,王煒是這樣的


圖:手工模擬倉
這個培訓教室的模擬艙是員工們用廢棄材料,一比一,手工制作完成的,機艙門,操作室的逼真還原,讓參加培訓的新員工身臨其境。
在系統上的手工操作,是一種成本的增加。但在其他方面,春秋日本的手工文化不僅為公司節約了開支,還為員工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樂趣。
加入春秋,我才更了解老王
進入春秋之前,其實和老王總之間的溝通其實并不多,完全是兩條平行線。但是進入這家公司之后,溝通反而會多起來。而且除了我們兩個人之間溝通的話,交際的地方也多了一點,其他的同事也會說起老王總。
那么從各個方面,點點滴滴加起來,慢慢的對自己的父親有一點更深刻的印象,更深刻的了解。
提起父親,王煒轉述了一位日本同事講的關于王正華從前接待游客的故事。
“春秋接待第一批來自國外的游客就是這個日本人介紹的日本游客。然后老王總他會自己親自把流程全部跑一遍,除此之外每個客人來到之前,譬如說客人還有一個小時就要進餐廳吃飯了,他會提早很多時間到那個餐廳跑一次,你想在80年代的時候,中國包括上海在內進了餐廳,桌子也是油油的,杯子上面也是油油的,然后他就會去打前戰,把每個桌子都擦干凈,他自己去擦,然后把每個杯子都會重新再洗一遍。”
“擦干凈每張桌子,洗干凈每個杯子”的老王式認真和物盡其用的節儉,或許正是春秋成功最初的理由。

圖:父親王正華,春秋航空董事長
然而,年輕人的創新思維與父親的傳統想法也有產生分歧的時候,設計logo就是其中之一。
春秋日本在logo中加上黃色的櫻花,而且以更為明亮的草綠色區別于中國春秋的墨綠色。
老王總希望,整個公司和品牌在市場推廣上面,用一個品牌,用一種形象展示。但王煒卻認為,地方也需要有地方特色。
“那么在我理解呢,實際上就是我傳承了春秋整個一個品牌和一個形象,然后這樣一個黃色櫻花只是一個本地化的一個表現。”

圖:春秋航空日本的logo
“兩個人都很嚴厲,可能老王總嚴厲是來自于那種無聲的嚴厲,王煜的嚴厲就直接嘴上說出來了。”
王煒緊隨嚴厲的父親和大哥王煜,也開始在春秋,有了屬于自己的夢想和一展宏圖的目標。
Q:你自己內心有沒有感覺,你將來能夠超過你父親的這個成就?
王煒:與其說是時代造人,我個人感覺還是造物主造人。能夠像老王這樣的一個人出現,包括像其他的集團,包括任正非任總,王石王總,類似這個世代友這樣一批人出現的話,可能是這個時代的巧遇,也是發展以及變革過程中有這樣一代人的出現。因為我個人本身一個怎么說呢?對一件事物的認同也好,包括自己本身的一種訴求和愿望也好,完全沒有老王這么強烈。
Q:就是說,第二代的這種奮斗的精神,其實是跟第一代是沒法相比的?
王煒:不能說是奮斗精神沒法相比,只能說是對需要的愿望不一樣。我以前和王煜也一直這樣開玩笑,我說目前我要做的話是我一種責任,我才做。我必須要把它做好,我說好,是一種責任,但一旦做好之后自己就會懈怠,有可能就會懈怠,可能不夠王總那么能夠一個目標完成之后,去尋找第二個目標。包括他現在把旅游從一個小小的亭子間,做成全國旅游第一。那我做完之后,一旦這個目標達成,或者即將達成的時候,他會尋找第二個目標,第二個目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航空公司,那么現在航空公司做到現在,也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那么他現在已經在尋找第三個目標了。
Q:第三個目標是什么?
王煒:他想打造一個辦公產業環境樓。他有一種想法,以前我們一直稱作是城市的機場,因為有了這個城市所以機場才會有名,但是老王認為現在慢慢的,整個航空領域發展,或者地球扁平化之后,機場成為一個城市的門戶之后,那么機場它所帶來的這樣一個作用遠遠會比這樣一個城市大。那么以前是城市的機場,現在慢慢會變成機場的城市,如何去打造一個機場和機場周邊的環境,是老王下一個,他的一個夢想。
這是他的下一個目標,但這個目標我估計是比較難實現。它可能會牽扯到各個方面,因為這里邊不僅是一個航空這樣一個概念,里邊還牽扯到房地產這樣一個概念。而且整個招商引資融資環境這樣一種概念,這個比較難。但是他會比較堅持的去做。
俗話說,“春”華“秋”實,在王煒和他的日本春秋身上,我們看到了,春天的盎然生機,與創業的昂揚熱情。
那么王煒是否會像他的父親王正華那樣,最終收獲秋天的碩果呢?春秋集團,在傳承與發展中,又會經歷哪些轉型與變革,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