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傳忠的書法印象:水流花開墨色精彩
現“拙樸堅忍”,中華文化之美感;
聞“和而不同”,民族文化之多彩。
敬畏與摯愛間,水流花開,頌中國墨色永精彩!
—— 題記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負載了大量的社會發展信息之外,亦表現出深厚的精神內涵。尤其是思想境界和文化修養,更是書法之旨,反映了創作主體的審美意向、技法水平、內在精神氣度、情趣和價值取向。當中國文化藝術走到了今天,現代藝術迥然前代的特質,使得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對中國書法的熟稔與操持,顯得力不從心。而在此混沌之間,魏傳忠用自己的書法創作,在某種意義上,顯示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不滅,精彩相傳。

魏傳忠多年來兢兢業業,持之以恒,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端正人品、德品、官品、學品,把正派做人、修身養性、大道為法、謙虛為學作為安身之本、立命之基。魏傳忠追求書法正道、文化修行。他搦管臨池,一絲不茍,毫無懈怠。學書自唐楷、二王入,崇尚二王韻味,篤愛米芾風格。同時,深入涉獵優秀書法,研習經典,尋求與自己性格及藝術追求相契合的東西,不斷豐富自己的書法藝術語言,追求一種以王為底、以米為面、沉穩爽健、飄逸華滋的藝術風格,用筆力求生辣沉著、爽健雍容,點捩處歷歷分明、絲絲入扣。

對于中國文化,“書以載道”一直是魏傳忠研習書法過程中視為圭臬的原則。書法是國學精粹的重要表現形式,與國學相伴而生,水乳交融。自古以來,書法并非職業專屬,而是與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相融相合、相得益彰。歷史上的大書法家如顏真卿、王羲之、蘇東坡……沒有一個是職業書法家。有成就的書法家,大多都是詩人、文人或文心充盈的政客及其他人士。文心論藝,文心達意,文是書法之魂、是生命。書法以文為載體,書寫著文之內容、文之精神。明代項穆說:“書之作也,帝王之經綸,圣賢之學術,至于玄文內典,百氏九派,詩歌之勸懲,碑銘之訓誡,不由斯字,何以紀辭?故書之為功,同流天地,翼為教經者也。”當代書法前輩沙孟海指出,書法“除技法外必須有一門學問作基礎,或是文學,或是哲理,或是史事傳記,或是金石考古。”沒有廣博的文化素養,書法不可能成功,歷代書家都注重書法之文墨。以深厚的國學功底作根基,以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內涵,正是魏傳忠書法的優勢所在。他自幼就比較系統地誦讀國學,至今不輟。幼承庭訓,正道指引,父為良師,立德樹人,正本清源,習慣養成,國學書道,基因傳承。由此以來,魏傳忠有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對真善美的追求,正道滄桑;有了幾十年如一日的臨池筆墨,揮毫超拔;有了幾十年如一日的晴耕雨讀,修養學問;有了幾十年如一日的節操立命,道德文章。幾十年來,無論身在何處,無論擔任什么職務,他都沒有忘記讀書研習,鉆研學問;他也潛心發掘,竟進學術;他更砥礪心志,重在學養。他做文章、講品味、存正氣、弘美德。品讀魏傳忠的書法,讓我們感受到“兼文墨”的精神,能夠體悟到他的書法蘊涵的文之內涵、書之魂魄、線之生命、墨之文韻。他的書法此起彼伏、氣脈相連、剛柔相濟、靈動秀逸、醇和悠然、有質有韻,這才是有深厚文化底蘊為滋養的書法所形成的有節奏的書法藝術。正如旋律賦予音樂以生命一樣,文化氣韻的周流與國學血脈的貫通賦予了魏傳忠的書法以生命的意味,在筆墨由實而虛、由近而遠、由強而弱、由靜而動、周而復始的韻律化運動中呈現圓渾通融、天人合一的狀態,通過黑白線條和空間律動所產生的無窮變化,超越表象,直至心性。

不可不言:魏傳忠注重用書法去表現正道而又祥和的精神。他的書法精華重要的不在于筆墨技巧,也不在于行云流水,更不在于我們是否相識。觀其書法作品,除了可以透析作品之中所蘊含的知識、文化、修為和情操之外,還因為這些文化精神在他的書法表現得氣韻調和、和諧祥達,因而有愉悅心情之效。藝術大師黃賓虹對藝術精髓有著至高的學術理解和修為,他在85歲時提出:“藝術是最高的養生法,不但足以養中華民族,且能養成全人類的福祉壽考也。”好的書法作品不僅讓人接受國學文化的洗禮,不僅讓人感受優秀文化的魅力,不僅讓人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而且可以讓人舒緩神經、陶冶性情、氣定神閑、感悟生命。久觀之,品之,賞之,有利于身心健康、修養精神。觀魏傳忠書法作品可見一斑。魏傳忠把自己的生命和中華優秀文化血脈相連。讀魏傳忠的作品,既可以感受到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還可以感受到他的責任擔當和文化自信,更可以感受到他的精神向上和心靈向善、感受到他的服務于大眾的真誠靈魂、感受到他給大眾帶來的一種文化之美。

正因為書法從來都是發展變化著的,僅僅從表象出發,并不能抵達藝術真實的彼岸。在此意義下我們考量魏傳忠的書法,可以欣喜地發現,他的書風其實也在走著探索的道路。他沒有過早地把自己固定在某種書風之上,而是在不斷深化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調整著自己的風格定向。借用“詩無達詁”一言,書法的研習與欣賞的過程,亦存在著審美差異性。然而,表象的背后,書法卻蘊涵著動人的生命力。他在研習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循序漸進地調整著自己的風格定向,這是對書法的真誠,也是對國學的致敬。

魏傳忠對于中國書法藝術一直很清醒,他清醒地認識到,對于古人的傳統我們不能教條般地亦步亦趨,而是要加入個人的體認與分析,古為今用,作為一種對照和滋養,進而形成自己的風格。只有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把個性創造和自然的表現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才是唯一的正途。
因而魏傳忠臨池潑墨,快樂無涯,正是“水流花開,墨色精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