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傳忠“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學術講座在西部開講

2015年5月12、13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會長魏傳忠先生受邀先后在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和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舉行專題學術講座,講座題為《把藝術品市場推向質量時代——關于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的探索與實踐》。這也是魏傳忠先生繼在北京、湖南、山東等多所大學開展學術交流后,首次在西部舉辦學術演講。

魏傳忠先生是“藝術品鑒證”和“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的首倡者,他在演講中圍繞如何構建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結合藝術品市場現狀,聯系質檢工作實際,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角度論述了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成就,分析了藝術品市場的種種亂象及成因,解析了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的內涵、依據和影響。

魏傳忠認為我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總體上進入了藝術品消費的繁榮期,已經成為世界藝術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我國藝術品市場的現狀不容樂觀,喜憂參半,可謂輝煌成就與種種問題共存,市場繁盛與秩序失衡并生,良知重構與誠信缺失同在。而我國藝術品市場之所以贗品泛濫、假貨橫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藝術品鑒定缺乏規范,鑒定師隊伍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無良鑒定師唯利是圖、見利忘義。
魏傳忠在演講中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指出的“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講話切中時弊,擊中要害。如果鑒定機構匍匐于金錢,鑒定師附庸于銅臭,市場交易充斥假貨贗品,還有什么公平、公正、秩序、誠信可言?倘若人們對此熟視無睹,類似“漢代玉凳”和“金縷玉衣”那樣的鬧劇還會不斷上演;倘若不能盡快終結藝術品鑒定無標準、無規則的歷史,其公信力就如同沙漏之沙被漸漸耗盡,對藝術品市場發展帶來更大的“負能量”。

魏傳忠指出,藝術品也是一種商品,藝術品的真偽優劣,實質是一個質量問題。而導致藝術品市場亂象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藝術品鑒定領域“四大國家質量基礎”的缺失。 國家質檢總局是國務院主管質量工作的部門。質檢部門主管的“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是世界公認的“四大國家質量基礎”,其中,計量是控制質量的基礎,標準引領質量提升,認證認可建立對質量的信任,檢驗檢測衡量質量的水平。因此,為有效遏制藝術品市場畸形發展態勢,扭轉藝術品市場亂局,必須要大力推進以“四大國家質量基礎”為核心的“六位一體”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建設,即構建一個“以科技鑒定為基礎,以經驗鑒定為借鑒,以標準計量為依據,以檢驗檢測為依托,以認證認可為手段,以信息化為平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強化計量的基礎作用、標準的規則作用、認證認可的橋梁作用、檢驗檢測的服務作用,進而實現藝術品市場的正本清源,還藝術品以圣潔。
魏傳忠指出,構建并實施“六位一體”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是質檢工作在藝術品質量監管上的延伸,是對藝術家知識產權和藝術品投資者合法利益的有效保護。文化消費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切實利益,關系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文化消費品安全是個民生問題,政府相關部門理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強化責任擔當,相互支持,主動作為,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努力把我國藝術品市場推向質量時代。

據介紹,在今年3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魏傳忠與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構建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 促進藝術品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提案,并作大會發言,建議構建一個“六位一體”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該提案發言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中央領導同志做出重要批示,并被列入經全國政協第六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的49個重點提案之一,由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負責督辦落實。
魏傳忠的演講引起師生和專家們的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構建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的提出,為促進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徑,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魏傳忠現場回答了師生的提問, 并向重慶大學藝術學院、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贈送了新作《國學墨韻——魏傳忠書國學名句作品選》叢書和書法作品。

據悉此次講座分別由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和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舉辦。魏傳忠先生還被西南民族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和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書法研究所名譽所長,西南民族大學副校長丁克毅向魏傳忠先生授予聘任證書。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