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篇預告 | 當代語境下中國畫創作的再思考:格局•格調——首屆中國畫博士學術邀請展
“格局·格調——首屆中國畫博士學術邀請展”將于2015年8月29日在大韻堂美術館開幕。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殷雙喜先生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青年教師,葛玉君博士擔任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為展覽學術支持單位。“中國畫博士論壇”是大韻堂藝術機構旨在從創作和研究的角度所搭建的一個高端學術平臺。“‘格局·格調’——首屆中國畫博士學術邀請展”便是這一博士論壇系列學術展覽的第一回。

陳忠康 《對聯》
這一展覽的策劃的主要思路有三點:其一,希望不同于一般更多關注作品,而是盡可能反應、呈現當代中國畫高端藝術人才學習、研究的過程與創作、思考的維度,記錄他們如何將理論研究與實踐創作緊密結合的心路歷程;其二,實踐類博士培養在國內已有十余年的歷史,“近十年來,我們已經取得的經驗和暴露出來的問題,會為我們深入討論這一問題提供可以言說的話語。”(邵大箴)其三,中國畫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下中國文化建構過程中的參與度如何?
這個展覽的責任,就是將這些問題或現象客觀的呈現出來供大家思考。

戴家妙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

戴家妙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局部
中國畫“博士”
有關中國畫史上的博士,人們很容易就想到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1051~1107年),他在1103年被宋徽宗授予書學博士,1106年授書畫學博士。不過在古代所謂的“博士”雖然有多種含義,但更多的是作為學官(教師)的稱謂,而與我們現代學位制度中的所謂的學位意義并不相同。
不過有一點是相似的,那就是博士都應該是“博學之士”。在當下,藝術涉及的范圍廣泛,不僅是畫面表達的技術語言,還有更多語言背后的內涵。正如殷雙喜老師所言,如此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今天的書畫博士,即他們應該有精湛的技術、廣泛的鑒賞和獨特的藝術觀念。這使得今日書畫博士的界定和培養,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和難度。換言之,當今博士實則屬于當代中國高端藝術人次,也是書畫界的精英,不僅在技術方面,而且在視覺的觀看和理念方面,都應有相當的學術性、超前性。

周延 《楷書錢起詩》
關于展覽
本次展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師葛玉君認為:關于此次展覽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作為博士論壇的第一次展覽,這次主要選擇了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兩所院校的三十位藝術家參展,在今后的系列展覽中,我們將逐步邀請清華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兄弟院校的博士一同參與展覽和研討。其二,展品覆蓋人物、山水、花鳥、書法四類畫種;第三,為了更加突出主題,突出展覽研究性特點,我們在每位藝術家作品展示之前,還專門呈現了他們各自的“我的藝術觀”(每位博士在45cm×45cm的宣紙上書寫自己的藝術觀點),這樣的目的之一是讓觀者在欣賞藝術作品之前,首先對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立場、價值取向有所了解,進而便于對他們的作品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解讀,還有一種含義則是在考察中國畫創作與書法之間的關聯;第四,與以往展覽不同,我們在展覽畫冊中增加了論文寫作部分,邀請每位藝術家提交一篇學術論文進一步深入闡釋自己的研究課題,突出本次展覽的研究性特征;第五,關于參展藝術家,涉及從50后到70后的年齡跨度,既有已是名家名師的資深博士,同時也有嶄露頭角、具有深厚研究創作能力的博士中堅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特意選取幾名博士新銳(在讀博士生)參與展覽,以便盡可能的從整體上反映出當前博士研究、創作與教學的面貌。
而在策展人葛玉君看來,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傳統文化在二十世紀乃至當代中國文化建構過程中參與度遠遠不夠,可能這也是導致當下文化彌散化、碎片化突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無論是中國畫評價、創作還是當下中國文化生態,如何增加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下文化建構中的參與度可能是我們今后要思考的方向。

蔡夢霞 李白《口號贈征君鴻》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大韻堂藝術機構致力于推動當代藝術發展,堅持藝術創新,以學術研究為根基。希望將這次展覽做成一次具有“研究性質”的中國畫學術創作“文獻展”,能夠為當前中國畫創作與教學提供一點反思與借鑒的資料。
正如展覽學術主持殷雙喜老師在前言中提到的“中國畫的問題,從來都不只是藝術的問題,從來都不只是中國畫領域的問題,它是整體的中國文化的背景問題。”“我們要站在中國文化的本位,放眼天下。既要有中國藝術語言的傳承發展,又要有現代意識和家國情懷,使中國畫成為構建中國人現代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礎,同時將其帶入世界文化交流的潮流。”面對這樣的重任,可能不僅需要作為優秀“創作人才”的博士群體的參與,更需要作為“學者”的高端藝術人才的博士群體的集體智慧。這也許可以成為我們對中國書畫藝術博士群體的期待,而以書畫博士為主體的展覽和學術論壇的舉辦,則是我們朝著這一遠大目標邁出的堅實一步。“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先哲們的名言,可以成為我們的航標,也是我們對于這一展覽的真誠期待。

杜浩 梅堯臣《雨中》

衣雪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三》

王義軍 《讀山海經》
展覽信息
學術主持:殷雙喜
策展人:葛玉君
學術支持: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主辦單位:大韻堂藝術機構
承辦單位:大韻堂美術館
展覽地點:大韻堂美術館(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33號福碼大廈A座二層)
開幕式:2015年8月29日14:30
展覽時間:2015年8月29日——2015年9月10日
附:參展藝術家(按年齡排序):
人物篇:
王彥萍、畢建勛、王犁、王劍武、王一飛、潘汶汛、黃歡、徐華翎、李鵬
山水篇:
張谷旻、周小莊、潘一見、羅穎、曾三凱、賈云娣
花鳥篇:
于光華、姚舜熙、韓璐、葉芃、陰澍雨、沈沁、周青、劉海勇
書法篇:
陳忠康、戴家妙、周延、蔡夢霞、杜浩、衣雪峰、王義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