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誤撞大飛機 機場驅鳥成難題
5月16日,一架太原飛往廈門的海南航空航班在飛行中遭遇鳥擊,機頭雷達被撞受損,航班在中轉站合肥新橋機場降落,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
飛機頭凹進去一大塊
小鳥雖小,撞擊威力巨大
驅鳥設備齊全,但仍是世界難題
由于小鳥一般都在低空飛行,因此飛機在起降過程中最容易發生與鳥的撞擊事故,絕大多數撞鳥事故都發生在機場和機場附近空域1500米高度以下。為保護航班安全起降,維護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民用和軍用機場都裝有驅鳥設備,包括驅鳥稻草人、充氣人、自動激光驅鳥器、炮竹彈、爆音驅鳥、煤氣炮等等。
5月18日,記者來到太原機場,見到兩名工作人員正駕駛著驅鳥車行駛在機場飛行區的水泥路上,幾只小鳥從驅鳥車左前方飛過,只聽到“轟轟”兩聲炮響,幾只鳥便四處飛散。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剛才發出聲響的是煤氣炮,通過炮聲驚嚇并驅散鳥類,“驅鳥車里除了裝有煤氣炮,還裝有仿聲系統,可以播放模擬老虎、老鷹、雷電等聲音,對鳥兒進行聲音恐嚇。”工作人員表示,多數情況下,他們對鳥類采取以上驅趕形式,除非遇到飛鳥嚴重威脅飛機安全的時候,才可能對飛鳥進行射擊。
除了驅鳥車,還有幾樣設備被安裝在機場草坪中,包括太陽能煤氣炮、超聲波驅鳥系統、恐怖眼、驅鳥風車等等。其中,恐怖眼就是掛在架子上的金色皮球,皮球上畫著鳥的臉和爪子,“模仿了鷹的眼睛,一些弱小的鳥類看到‘恐怖眼’便不敢在周邊活動了。”工作人員說。
航班安全需要周邊居民配合
提到對飛機造成威脅的鳥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麻雀威脅較小,主要是候鳥、鴿子等。“一些家養的鴿子不怕人,驅趕難度較大,所以一般通過煤氣炮驚嚇的方式。”為了保證飛機安全,太原機場與太原市政府在2002年聯合下發了禁止周邊區域放養家鴿的文件。一些居民自覺地將放養改為籠養,但有時仍有一些放養的鴿子出現在機場,“我們希望放養鴿子等鳥類的居民能夠配合機場,一起來維護航空安全。”
記者了解到,雖然國內外很多機場都在驅鳥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備了較為齊全的驅鳥設備,但鳥類襲擊飛機的問題卻無法得到根本性解決,驅鳥也成為了世界性難題。
相關鏈接:
1994年,倫敦希思羅機場上空,一架B747客機撞上一群鴿子后墜毀,機上350名乘客全部遇難。
2008年3月4日,美國塞斯納航空公司一架雙翼飛機,飛行中與一只白鵜鶘鳥發生碰撞,飛機最終墜毀。
2008年5月22日,某航空公司一架空中客車A320型客機從昆明機場起飛,當飛機飛至200多英尺的高空時,突然遭到20多只信鴿的襲擊,飛機機頭、左發動機、左側機翼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發動機顯示不正常,飛機被迫返航。據調查,飛機左發動機機罩被撞擊成凹陷,11片主葉片受損變形,經濟損失超過100萬元。幸虧機組處置得當,才沒有釀成機毀人亡的惡果。
記者了解到,鳥的體積雖小,但撞擊飛機的威力卻十分強大。當鳥與飛機相向飛行時,二者之間就好比一只體重為1.8公斤的鳥與時速為550公里的飛機相撞,將產生25噸的沖擊力。據美國鳥擊委員會統計,僅在美國,鳥類以及其他野生動物撞飛機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6億美元,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一萬次鳥撞飛機事件,鳥撞飛機事件不僅造成了航班延誤等許多間接經濟損失,還給乘客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危害,國際航空聯合會已把鳥害升級為“A”類(最易發生的)航空災難。 當日乘坐本次航班的一名乘客朱先生告訴記者,16日,太原機場海南航空航班HU7683在20時起飛,就在將要到達經停點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的時候,“忽然感覺像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飛機一陣顛簸。”當日22時10分,飛機安全降落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張先生與其他乘客走出機艙,驚訝地看到,飛機頭凹進去一大塊,還有一些羽毛和血跡。合肥機場相關部門經過勘查發現,飛機機頭的雷達罩被撞擊損壞,極有可能是在飛行中撞擊到了小鳥,為確保航空安全,合肥機場立即對機場滑行道和跑道進行了全面仔細的檢查。朱先生說,下機后,他與別的乘客在候客室候機,“開始以為飛機只是延誤,等了很久后才被告知,當天的航班已被取消了。”之后,朱先生和其他乘客被航空公司安排在酒店住宿了一晚,第二天才乘另一班航班飛抵廈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