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機場抓獲攜帶漢坦病毒黃胸鼠 接觸可致染病
濟南空港口岸濟南機場捕獲的鼠體內首次檢出漢坦病毒。近日,濟南檢驗檢疫局在航空口岸醫學媒介生物本底調查和監測專項工作中捕獲的一只黃胸鼠,漢坦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這是今年全省送檢樣品中檢出的唯一一例鼠類病原體陽性。據了解,人類直接接觸帶有漢坦病毒的鼠類及其排泄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吸入被污染的塵埃都可導致染病。
5月至今,濟南檢驗檢疫局在空港口岸濟南機場共開展蚊類監測9次,鼠類監測6次,共捕獲蚊700只、鼠2只。工作人員對捕獲鼠類進行解剖取內臟,蚊類進行鑒定分類后,然后上報進行病原體檢測,經檢測其中一只黃胸鼠鼠肺漢坦病毒陽性。目前,暫未確定該鼠體內漢坦病毒來源。
據介紹,漢坦病毒為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原體,流行性出血熱是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法定乙類傳染病,也是國境口岸重點防控傳染病。山東省是流行性出血熱疫區,在捕獲鼠類體內檢出漢坦病毒,也說明濟南空港口岸內有發生流行性出血熱疫情的風險。為此,濟南檢驗檢疫局在繼續加強口岸內鼠類監測同時,發動濟南機場各單位開展滅鼠防鼠活動,降低鼠密度,消滅流行性出血熱的傳染源,同時提醒航空口岸內工作人員和旅客加強個人防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出現可疑癥狀及時就診。
據悉,山東口岸今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員檢疫查驗252萬人次,其中有癥狀者為623人,同比增長252%;確診病例為244人,同比增長442%;其中新發傳染病如HIV確認陽性14例,同比增長55.5%,并首次在入境人員中檢出兩例基孔肯雅熱合并登革熱病例的新發傳染病。新發傳染病流行出現了人獸共患、傳播方式多樣性、潛伏期長、有較強的變異性等特點。由于貨物進出口不斷擴增、人員流通頻繁等因素,為新發傳染病傳入我國提供了機會。
相關鏈接
山東省10大外侵物種美國白蛾:1981 年由漁民捎帶木材傳入山東榮成,之后在山東迅速蔓延。
薇甘菊:藤本植物,附著在其 他 植 物上,阻礙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附主死亡。
水葫蘆:繁殖極快,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水質惡化,水 生 物 死亡,水生態失衡。
飛機草:生于熱帶、亞熱帶的山坡、路旁?蓪е麓罅恳吧F中藥材死亡,葉有毒。
紅火蟻:來自南美洲,入侵后帶來嚴重的生態災難。紅火蟻有毒,嚴重時可導致人類、動物被叮咬后死亡。
非洲大蝸牛:是雜食性有害生物,侵害對象主要包括農作物、林木等植物。成體殼長7~8厘米。
松材線蟲:樹木一旦生了 松 材 線蟲,沒法救治,只能死亡。
曼陀羅:原產地美洲,全株有毒,果實和種子毒性較大。主要危害棉花、豆類、蔬菜等。
紫莖澤蘭:生命力極強,能進行無性繁殖。所到之處其他植物死亡,牛羊中毒。
巴西龜:繁殖快,侵入江河湖海,導致本土水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責編:admin2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