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調查吸煙事件 專家稱違規品登機并不少見
專家稱受制于安檢設備和不同機場安檢寬嚴不同違規品登機并不少見乘客在中聯航成都飛北京的航班上吸煙事件又有新進展。昨天,民航局華北地區管理局負責人表示,民航局目前已介入調查,航空公司如有不作為行為絕不姑息。多位民航專家表示,此次事件中被帶上飛機的火柴并不易被機場安檢檢出,加之不同機場安檢寬嚴程度不同,乘客攜帶違規物品登機事件并不少見。
進展
民航局表態已介入調查
8月31日,在中聯航成都飛往北京的KN5216航班上,一名乘客在機艙衛生間吸煙。此后由于雷雨天氣備降太原后,又有四五名乘客在飛機舷梯口吸煙,引起其他眾多乘客不滿。飛機到達北京后,有23名乘客在南苑機場滯留9小時要求中聯航給說法。
對此,民航局華北地區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昨天表示,民航局正在就中聯航KN5216航班乘客吸煙事件的處置過程及程序進行詳細核查,航空公司如有不作為行為絕不姑息。
該負責人表示,飛機上禁止吸煙,每個公民都有義務自覺遵守。對違法行為,執法部門應該強力制止,依法嚴懲。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公共航空旅客運輸飛行中安全保衛規則》有關規定,飛機上使用明火或者吸煙,經口頭制止無效的,安全員可采取約束性措施,行為嚴重者可被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罰款。
漏洞
安檢主檢是金屬和液體
登機之前通常要經過三道安檢。第一道是機器對隨身攜帶行李的檢測,第二道是過金屬安檢門,第三道是安檢人員通過手持金屬探測儀對乘客進行手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顧勝勤說,因為國內安檢設備主要針對的是金屬和液體,而火柴的主要成分是木頭和紅磷,加之體積較小,不易被檢出。某機場安檢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是一盒火柴很容易看出,但如果只是幾根,加之和其他物品放在一起或被掩蓋,從檢測器中確實不太容易辨認出。加之機場每天吞吐很大,這么多人需要安檢,有時候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航空運輸管理學院副教授許凌潔告訴記者,如果旅客故意隱瞞攜帶違規物品,試圖混過安檢,一旦被發現要受到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擾亂航空運輸正常秩序的,要處警告或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多位民航專家表示,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飛機上是允許吸煙的。但是從1988年起,中國民航總局就規定在民用飛機上必須禁煙。從2008年4月7日起,我國禁止包括火柴、打火機在內的火種帶上飛機。這一禁火令至今有效。
據國際民航組織統計,80%的機上火災都是由于乘客在廁所吸煙,并將煙頭隨意丟棄引起的。機艙起火帶來的后果非常嚴重,即便是小火,也容易引起乘客恐慌、機艙內設備失靈,威脅飛行安全。一旦引發大火,則機毀人亡。此外,在封閉環境中吸煙,還會污染空氣。
不同
機場安檢寬嚴不同
不過,盡管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安全檢測規則》,各大機場的安檢標準都有統一、明確的規定,但各個機場的安檢嚴格程度還是不盡相同。“通常情況下,北京及邊境城市安檢比其他地區要嚴格,而內陸中小城市要寬松很多。”許凌潔表示。
據記者了解,將火柴順利帶上飛機并非偶發事件,很多乘客都有類似經歷。甚至連打火機、水、酒都可能在安檢不嚴格的機場混上飛機,民航法規要求隨身攜帶的液體類物體不得超過100毫升,這個規定也時常沒有被嚴格執行。
許凌潔表示,這樣的問題的確長期存在,法規是作出了規定,但是在非敏感時期或一些安全等級不那么高的機場,檢查得也就不那么仔細了。
“一般來講,在有重大安全事故發生或在重大慶典期間都會相應提高安檢級別。上海在2010年長達半年的世博會期間就已經啟用過相同的安檢等級。”某民航資源網專家表示。記者平亦凡京華時報制圖何將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