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攜帶佛門圣物硨磲欲出境 在晉江機場被查獲
昨日,海都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8月23日,晉江機場國際航線一名中國籍女性被查獲攜帶4枚硨磲(chē qú)手把件,這是晉江機場近年來首次查獲旅客攜帶硨磲物件出境案。
8月23日上午,海關關員在執行晉江至香港MF8001次航班監管任務時,發現一名女性旅客的隨身行李箱過機圖像異常,內有4枚形狀不規則的疑似玉石類物體。經開包徹查,關員發現箱內接近箱底部位有四個盒子,疑似裝有硨磲手把件。該旅客承認,這是她托親戚從海南島購買的硨磲制品,共花了500多元,打算帶去西班牙,贈送給客戶“做收藏品用”。
海關工作人員當即向該旅客解釋,硨磲為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國際上也將其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屬于限制進出境的瀕危物種,旅客攜帶其活體、整體或部分、制品、提取物進出境,都必須持國家瀕管辦核發的允許進出口證明書向出入境海關申報。由于該旅客并未持有相關允許進出口證明書,這些硨磲物件按規定作待退運處理。
據泉州海關工作人員介紹,晉江機場還出現過旅客攜帶樟木等名貴木材雕刻的佛像,或攜帶瀕危保護植物“沙漠人參”肉蓯蓉出境的事件發生,上述物品也屬禁止攜帶出境之類。“對于這種情況,海關一般都向旅客做解釋工作,勸其莫攜帶上機,做退運處理。”
硨磲(資料圖)
說汝知影
硨磲(chē qú)
硨磲,也叫車渠,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直徑可達1.8m。因其肋生深溝,狀如車軋,故名其曰硨磲。
硨磲與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因其純白度被視為世界之最,硨磲亦是佛教圣物,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一起被尊為七寶。
硨磲之名最早見于東漢的《尚書大傳》,其中記載,周文王被商紂王囚于羑里,散宜生用硨磲敬獻紂王,贖回文王。在佛門當中,高僧用它當念珠,《金剛頂瑜伽念珠經》記載,使用硨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清朝的官帽珠飾中,它是六品官員的頂珠,可見它價值不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