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兩度休克,班機緊急備降救人
中年旅客獨自乘飛機突發不適,只說了一句話就休克了;經機組人員和醫生乘客救護后恢復了意識,誰知不久又再度休克……這是上周二發生在上航由烏魯木齊飛往上海的FM9220航班上的驚心一幕,為此航班緊急備降鄭州。近日,該乘客的妻子石女士希望通過晨報感謝機組人員為救人而備降的果斷決定,“還有機組人員和幾位醫生乘客的及時救治,如果沒有他們,真的不敢想……”
此外,記者從航空公司方面獲悉,近期乘客在空中突發不適的事件高發,僅10月3日至21日的18天里,在上航機組執飛的航班中,就遇到了5起因此而返航或備降的事件。資深乘務長提醒:有病史者不要將藥物隨行李托運,需隨身攜帶;飛行時注意多起身走動等。
“剛松了一口氣,他又不行了”
“那幾天一閉上眼睛,眼前就是他休克過去的樣子。”回憶起10月21日上午那場空中急救,乘務長于晶仍心有余悸,“他就說了句‘心臟不舒服’,再問就沒應答了。身邊一個陪同的人也沒有”。
于晶告訴記者,飛機起飛20分鐘后,剛剛進入平飛狀態,她就接到乘務員關于乘客杜先生身體不適的報告,趕過去伸手一摸,“他的手冰涼”。于是,機組一邊搬來氧氣瓶緊急啟動急救,一邊通過機上廣播尋找醫生,“很幸運,航班上有3位前往上海交流學習的醫生,他們一起幫忙按人中、量血壓,還有個乘客提供了救心丸……”在機組和醫生的聯手努力下,杜先生從休克中醒轉,然而依舊滿臉大汗,握手無力,血壓不穩定。于晶嘗試和他對話,得知他以前也曾有過這種癥狀,但一直沒診斷出是何疾病。乘務員拿來毛毯給他蓋上,喂他喝了糖水,并一直陪伴觀察。漸漸地,杜先生狀態轉好,表示可以吃午飯。“11點半時,他狀態不錯,午飯還津津有味地吃了一包榨菜。我們都松了一口氣。”
不料11:50左右,杜先生又感不適,要氧氣瓶。于晶一看,“他又說不了話了,問他話只能點點頭。趕快讓他吸氧,再請醫生會診。”大家還發現杜先生的腿有些浮腫。在這幾位醫生會診的同時,乘務組還在機艙內一排一排地詢問是否有懂醫的乘客,以免有乘客因睡覺而未聽到廣播。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位有治療心血管疾病經驗的醫生被找到,加入到會診中來,他判斷杜先生有心肌梗塞的前兆。“飛機要下午2點才能到達上海,而他病情緊急,刻不容緩。”所有的情況都匯報到兩位機長那里,機長決定備降鄭州。
機組又忙碌開了:記錄機上救護詳情,聯系地面醫護,向全體乘客解釋、致歉和感謝……12:54,飛機降落鄭州。機上安全員幫著醫護人員一起將杜先生用擔架送下飛機。
同機乘客很配合,還向乘務員說“辛苦了”
當機上眾人在為拯救生命而爭分奪秒時,杜先生的妻子石女士正在上海,直到杜先生被送下飛機時,她才接到報訊電話。她告訴記者,當時自己心急如焚,“立刻去訂上海飛鄭州的機票,結果要到晚上8點才有航班”。到了晚上,她接到丈夫的電話稱身體已恢復,暫時沒查出什么毛病,決定先回上海。“這幾天他在做全面檢查,有的檢查都預約到這周四了。打算全部查好了,再去分別感謝機組和醫生們。現在,先通過晨報向他們說聲‘謝謝’,感謝你們救我先生于危難!”
當記者轉述石女士的感謝時,于晶說這些都是他們應該做的,而當天乘客們也給了她很多感動:“我飛了21年,不是每次遇到狀況都能在乘客中找到醫生,那幾位醫生讓我們安心了不少。另外,當我們為備降而解釋道歉時,同機140余名旅客沒有一個提出異議,包括外國旅客也表示理解。有乘客還對我們乘務員說,‘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18天內5次為救乘客備降或返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期類似事件頻繁發生,上航機組在18天內就遇到了5起。
10月3日,由上海飛往新加坡的MU567航班剛起飛半小時,一名50多歲乘客暈倒。飛機返航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10月16日,由上海飛往北京的FM9107航班上,一名23歲乘客失去意識,口吐白沫。飛機起飛后不到一小時即返航。
10月19日,由海口飛往上海的FM9532航班上,一名30歲左右乘客突發頭暈、心跳快、手臂發麻癥狀,并表示無法堅持到目的地。飛機備降廣州。
10月21日凌晨,從泰國甲米飛往上海的FM9770航班上,一老年女乘客排隊上廁所時暈倒,自述有心臟病史,服下保心丸后效果不明顯。飛機備降海口。
其中,不乏極為緊急的情況。如3日的事件中,“該乘客的脈搏在兩分鐘內由62下降到42,手冰涼;家屬說他有高血壓,心臟也動過手術,但自帶藥品都放在行李里托運了。”乘務長陸湲說。機上一名醫生乘客診斷該乘客有中風可能。機長隨即決定返航。病人后被確診為腦梗,得到及時救治。
在19日的事件中,乘務長范依晶說,雖然在機上找到一位懂醫學的乘客,但她不當醫生已兩年,不太好診斷處理。“病人神志清醒,他說覺得自己不能堅持了。”飛機隨即備降廣州。該乘客事后告訴記者,備降前乘務員一直陪在身邊。“問我要不要吸氧,能不能堅持。”在廣州的醫院檢查后沒有大礙,“可能前幾天玩累了,沒休息好,這才發病。”經過休息,他現已返回上海。“非常感謝機組為了我而備降,也謝謝那位當過醫生的乘客。”
提醒:救命藥勿托運,注意機上保健
針對長假以來頻頻有乘客在飛機上突發急病的情況,陸湲表示,部分原因是乘客旅游或外出辦事過于疲勞,上飛機后一下子放松下來,身體扛不住而發病。“機組人員都經過嚴格的培訓,遇到這類事件會全力救助乘客,情況緊急時將以乘客生命安全為第一,執行備降或返航。”
根據多年從業經驗和多次參與機上急救的經歷,陸湲也對乘客如何防范和應對急病給出如下建議:
1、有病史的乘客要隨身帶好自備藥品,“務必隨身帶上飛機而不要放在行李里托運,否則可能誤事”。
2、不要在飛機上穿著過多,“有的人因為衣服穿得太多、太緊,在飛機上引起胸悶,誘發疾病”。
3、年紀大的人士旅途中容易興奮而過于疲勞,必須注意休息以防犯病。“其實年輕人也一樣,不要高估自己的體能,旅途中多休息。”
4、在飛機平飛時可以多起身走動,預防因久坐引起不適。“不久前在墨爾本飛上海的航班上,一位年輕乘客站起來時一下暈倒了,一問原來他沒吃晚飯,連續幾小時坐著看視頻,站起時發生了暫時性的腦供血不足。”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墨西哥城機場失火沒有人員傷亡
- 下一篇:馬來西亞嚴陣對待埃博拉 加緊機場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