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空難:未警示能見度驟降 塔臺疏失
圖為臺灣“飛安會”自馬公將黑盒子帶回臺,左為飛行數據記錄器,右為駕駛艙通話記錄器,又稱座艙通話記錄器。“中時電子報”圖片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復興航空GE222班機7月23日在澎湖發生空難,造成48人罹難,當時氣象數據顯示,飛機降落10分鐘內,跑道能見度由1600米驟降到不符降落標準的800米。根據《中國時報》獨家取得的黑匣子座艙語音記錄器錄音抄件顯示,馬公塔臺并未提供能見度給GE222,若管制員已得知能見度驟變卻未提供資訊,恐是釀成“致命”缺失的原因之一。
復興航空在失事當晚7時06分送出最后一句對話后失聯,據報道,當時只差2年就要退休的正駕駛李義良,與塔臺的最后一句對話,是晚間7時06分準備重飛的“go around,go around”。語畢3秒,復興GE222班機便墜落在澎湖西溪村,機上48人從此天人永隔。
比對“飛安會”日前公布黑匣子部分片段內容,發現當晚GE222在晚間7時01分已攔截到無線電導航VOR訊號,準備由馬公機場20跑道進場,管制員提供風向、風速、海壓等天候信息,卻未提供能見度。李義良在呼叫重飛前2秒出現第一次不明聲響,飛機疑似已擦撞樹林,說完最后一句“go around,go around”,3秒后座艙語音記錄器錄下第二次不明聲響,分析疑已撞擊民宅釀成悲劇。
馬公機場天氣信息由空軍氣象聯隊第七基地天氣中心觀測,并提供給軍、民航單位使用,所觀測的氣象數據每半小時記錄一次。馬公塔臺還建置一套機場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系統,提供塔臺管制員最實時的風向、風速、能見度及跑道視程信息以告知民航機駕駛。
依臺灣“民航局”發布的飛航管理程序規定,塔臺管制員在飛機進場最后階段,應提供包括能見度在內的實時天氣變化給駕駛。但民航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3日晚間7時到7時10分,GE222預計降落的20跑道能見度由1600米驟降為800米,不符合20跑道最低降落標準1600米。但管制員是否知情未報,無法透過抄件得知。
“飛安會”執行長王興中表示,復興空難事故調查尚在進行,不便透露調查信息,對抄件內容不予評論。空難事故調查耗時費力,除現場殘骸,還需搜集雷達航管等事實數據,與其他數據比對分析,發送給參與調查的相關單位逐一審閱并回復意見后,才能分析空難事發原因、風險因素、安全顧慮等,最后才能完成調查報告。
據悉,國際上飛航事故調查約需1年半到2年,飛機若掉進海里,飛航事故調查動輒更需3到4年。王興中指出,“飛安會”預計下月發布復興空難包含黑匣子錄音抄件在內的事實資料報告,最終調查報告將在明年底出爐。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俄一架直升機失事造成2人死亡
- 下一篇:奧巴馬專機空軍一號出現故障 臨時改乘備用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