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爆監控:飛機假冒信號塔 數以萬計手機遭殃
《華爾街日報》11月13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披露美國又一監控項目,稱美國司法部出動飛機,攜帶名叫“臟盒”的監控設備,在美國境內假扮手機信號發射塔,大規模盜取手機的注冊和地理位置信息。“臟盒”能準確定位個人位置,誤差在3米之內。它旨在防范不法之徒,但無辜民眾也被波及。
“臟盒”出動 監控手機
美國司法局的這一監控項目由2007年成型的美國法警執行。法警操縱塞斯納飛機,從至少5座大型機場起飛,沿途監控手機的隱私信息。飛機的飛行、監控范圍集中在美國本土,覆蓋了大多數美國人口。這些塞斯納飛機上攜帶一個長、寬約60厘米,名叫“臟盒”的監控裝置,讓它“假扮”手機信號發射塔,在每次飛行中能夠竊取數萬部手機的身份注冊、地理位置信息。
“臟盒”(dirtbox)一名來自生產公司“數字接收科技”的英文縮寫(DRT)。
不過,《華爾街日報》沒有曝光有關飛機場的名字。知情人士也沒有透露飛行的時長和頻率。美國司法部一名官員對此不置可否,但表示媒體曝光美國的監控項目,實際上幫了那些不法之徒的忙。
3米之內 精確定位
按照程序設定,手機會自動尋找、關聯附近最強的信號塔。飛機上“臟盒”能夠假裝成信號塔,欺騙手機和它關聯,從而竊取手機中的隱私信息。實際上,“臟盒”根本無法提供手機信號,被監控的手機會一時失去接打電話的能力。另外,手機加密程序在監控設備面前幾乎形同虛設。
這一監控項目看似簡單,其復雜程度其實超乎人們的想象。得益于此,監控行為更有效率,更加精確,能夠準確定位監控對象,誤差在3米之內。
美國司法部經常需要和電信公司打交道,要求后者提供用戶隱私信息,但這個途徑效率和準確性都很低。司法部動用飛機監控,就繞過了電信公司這個中間人。
竊取隱私 再惹爭議
在逃囚犯、毒販是這一監控項目的主要目標,但無辜的平民百姓很難獨善其身。知情人士稱,“臟盒”能自動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區別對待罪犯和平民。
知情人士還表示,司法部這一監控行為得到了法庭的批準。對此,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首席技術官克里斯托弗•所霍伊安說:“這種搜集性的監控項目根本沒有借口可說。不過,法庭對他們放得這么寬,估計法庭給他授了權,都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么項目。”
有人認為,在美國本土進行這種監控項目完全違法,但監控項目本身是否合理還要另說。所霍伊安說:“為了抓一個逃犯而犧牲成百上千人的隱私也許值得,但是要犧牲幾十上百萬人隱私的時候,還值得嗎?”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