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飛機上揮拳打傷女乘客 因擾亂航空秩序被拘五天
1月1日晚7點30分許,JD5147次航班在三亞至武漢飛行途中,男乘客施某因外孫被碰撞,與女乘客張某發(fā)生了言語沖突,繼而對張某大打出手。這一行為擾亂了航空秩序,影響了飛行安全。昨天,民航湖北機場公安局依法對施某處以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
目擊者講述:男子揮拳擊打女乘客面部
乘客趙先生當時坐在飛機上的第22排。當天晚上8點多,他正在看雜志,機艙最后一排突然傳來吵架聲,回頭一看,只見一名穿黑色衣服的中年男子與一名頭發(fā)花白的女士發(fā)生沖突,黑衣男子掄起胳膊對著女士臉部就是兩拳。這時,一名機上安保人員快速跑了過來,將黑衣男子用雙手抱緊,強行按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女乘客也在其家人和其他乘客的幫助下被拉到機艙尾部的空姐休息區(qū)內。眼看中年女士要走,黑衣男子曾幾次嘗試站起,但都被安保人員拼命抱住,直到黑衣男子完全冷靜。
事情平息后,發(fā)生沖突的雙方分別在飛機的頭等艙和空姐休息區(qū)接受詢問。
警方處理:動粗者被拘留5天
當天晚上8點55分,飛機降落停靠207機位,民航湖北機場公安航站樓派出所民警迅速登機將當事人及證人帶至公安值班室詢問。
經(jīng)調查,飛機起飛后1小時許,56歲的張某(女)在排隊等候上廁所時,靠在過道旁的座位上休息,不小心壓到了48歲的咸寧男子施某兩歲多外孫的腳,引起施某的不滿,遂對張某進行推搡,進而揮拳擊打其臉部,導致張某眼鏡碎裂,面頰部等處均有瘀傷。張某同行的丈夫和女兒見狀,多次欲上前與其理論,被機組人員和同機旅客制止,分開控制至航班到達后移交機場公安處理。根據(jù)其違法事實及情節(jié),民航湖北機場公安局依法對施某處以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
民航警方介紹,近來,國人乘機頻頻發(fā)生“機鬧”事件。在飛行的航班上,發(fā)生沖突極大地影響了國人的文明形象,更是對飛行器航空安全的威脅。民航湖北機場公安對類似事件依法從嚴處理,是對旅客安全權利最好的尊重。
飛機上打架斗毆是否危害航空安全?
一位民航法律專業(yè)人士認為,乘客在高速飛行的飛機上動粗對航空安全存在一定的危害,原因有兩點:一、在飛機上動粗的人情緒與行為屬于失控狀態(tài),由于飛機上的活動空間狹小,動粗人員為發(fā)泄私憤很可能會破壞或挪動機上的安全設施,危害飛行安全;二、飛機在起飛前都經(jīng)過貨倉裝倉位置、配油等調整飛機平衡,在飛機起飛降落時一定會告知乘客坐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帶,因為飛機在進入平流層飛行之前如果機上的配重出現(xiàn)失調,那么將嚴重影響飛行安全,即使在飛機進入平流層后如果機上出現(xiàn)動粗的現(xiàn)象,仍會直接影響飛機平衡,情況嚴重也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在飛機上打架斗毆后果如何?
《民用航空安全保衛(wèi)條例》上明令禁止在航空器內打架、酗酒、尋釁滋事,危及飛行安全和擾亂航空器內秩序的其他行為。如果違反了條例規(guī)定,重者可按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以十五天以下行政拘留并處1000元以下罰金,依據(jù)我國《刑法》相關規(guī)定對于情節(jié)嚴重者應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于造成后果嚴重的應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乘務員是否有權處理治安事件?
我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wèi)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航空器在飛行中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由機長統(tǒng)一負責。機長、航空安全員和機組其他成員,應當嚴格履行職責,保護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載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我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wèi)條例》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機長在執(zhí)行職務時,可以行使下列權力:在航空器飛行中,對擾亂航空器內秩序,干擾機組人員正常工作而不聽勸阻的人,采取必要的管束措施;在航空器飛行中,對劫持、破壞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及安全的行為,采取必要的措施。航空飛機上一般都會配有2名空保人員,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反劫機、反恐怖,保障沒有乘客進入飛機駕駛艙威脅飛行安全。可見維持客艙秩序,處理機上治安事件是飛機上乘務人員的職責。
文明豈能遭拳打
乘客大鬧航班,近來已連續(xù)發(fā)生多起,引來了國際社會的側目,也成為國人的文明議題。很遺憾,這一幕竟在新年第一天又出現(xiàn)了。
在飛行的航班上爭執(zhí)、打人,除了影響旁人觀感,更對機上所有乘客的安全造成潛在威脅。因此,需要立刻動用強制力予以制止,并依法懲處,以維護文明的尊嚴,保障生命的安全。
新華社曾盤點了2014年“中國游客十大不文明乘機事件”,有熱水潑空姐揚言炸飛機的,有拿餐刀相互斗毆的,有不關手機還粗言穢語的,可謂件件奇葩。這些案例,包括今天男乘客拳擊女士面部,都表明一些人的素質,的確沒有跟上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還停留在相當原始粗鄙的階段。
我們可以想象,飛機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環(huán)境,如果矛盾發(fā)生在其他地方,這些人同樣會不顧一切撕下臉皮大打出手。在他們眼里,為爭一口氣,為自己利益,是完全可以不分場合、不計后果的。
急著申明自己利益,本沒有錯。但是不能用拳頭來對話,而要學會講理。講理才是文明的體現(xiàn),除了用語言溝通,還得在必要時服從全體的利益,尊重規(guī)則,知道妥協(xié)。對于機艙內的臨時小社會,飛行安全無疑是最高利益所在。如果連這點底線也要打破,那么在那些沒有外力的地方,比如公交車里、景區(qū)里、大馬路上,就更加談不上什么公共利益了。從這點來看,文明的公共空間交往,正需要從飛機上開始。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