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在中國坐飛機體驗差 行業快速發展催生“空怒”
涉及中國乘客的航空過激事件越來越多。2014年12月發生的中國乘客大鬧亞航航班事件就引起輿論嘩然。圖為空姐被潑熱水后掩面痛哭。
警方11日說,因不滿航班推遲起飛,至少有兩名中國乘客在飛機滑行過程中決定打開應急艙門以示抗議,此舉迫使該航班放棄起飛,涉事人員已被拘留。
據《新印度快報》網站1月11日報道,涉及中國乘客的航空過激事件越來越多。這起最新事件發生在1月10日,事發地點在該國西南部城市昆明,事發原因是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航班因持續雨雪推遲起飛。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乘客們當時很生氣,對推遲起飛和空氣不流通等問題抱怨頻頻。之后,機上乘客突然打開了三扇應急艙門,此舉迫使飛機滑回登機口。機上有25名乘客—他們同屬一個旅行團—被扣留訊問,其余乘客搭乘另一架班機飛往北京。
云南省公安廳民用機場公安局通報說,根據已調查核實的情況,該局航站區派出所對煽動者李某媛(涉事旅行團導游)和違法打開兩道應急艙門的周某分別予以治安拘留15日處罰。
東航一名從事飛機保養工作的工程師對中央電視臺記者說,因除冰需要,涉事飛機的空調被關閉了約30分鐘。報道說,雖然副機長出面對此進行了解釋,但乘客仍很生氣,那時飛機已滑出登機口。
上述工程師說:“打開應急艙門極為危險,因為那將無法防止乘客受到引擎作用力的影響。”
報道稱,中國航空旅行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現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巨大的客運量和軍隊對空域進行嚴格管控導致中國航空旅行市場有著最差的晚點紀錄。
對航班被取消、晚點及服務的不滿頻頻在機場和機上引發過激事件。經常會拍攝到乘客斗毆和攻擊機組成員的行為。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1月11日刊登題為《在中國坐飛機的獨特痛苦》一文。文章稱,1月10日,憤怒的乘客在飛機還停在布滿積雪的跑道上時強行打開了應急艙門。這只是說明在中國坐飛機有多麻煩的一起最新事件。
據報道,當乘客發出抱怨時,機長問道:“你現在會死嗎?不死你等著!”接下來,機上乘客突然打開應急艙門,后因此被捕。
乘客對于坐飛機感到不滿所引發的戲劇性事件在中國相當常見。
報道稱,坐飛機幾乎在所有地方都是一種痛苦的經歷,中國也絕不是唯一遭遇“空怒”的國家。但據經驗,在中國坐飛機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糟糕—在許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方面都是如此。
首先是航班延誤。2013年7月,北京首都機場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航班準點起飛。而在美國與之規模相當的肯尼迪機場,出港航班的準點率為65%。北京“著名”的污染是此類延誤的部分原因,但只占一小部分。真正的問題在于中國軍方控制著該國80%的空域。2014年7月,全國12個機場被要求在三周時間內將相關航班減少25%,以給大規模軍事演習提供便利。溝通也是個問題。機場工作人員常常只宣布航班延誤而不給出任何解釋,致使不知所措的乘客極為惱怒。
航空公司以及航空業是用來全面看待中國發展的一個實用視角。身為飛行愛好者的《大西洋》月刊記者詹姆斯·法洛斯在其《中國航空》一書中講述了中國是如何試圖將需要一個世紀的航空業發展歷程濃縮為幾十年的。這種極快的發展速度導致了一大批新機場散布在全國各地,但也帶來了一些成長中的劇痛。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