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攀升和進近著陸是航空安全最危險時段
航空專家指出,飛機起飛、攀升和進近著陸期間,是航空安全最危險時段。同時,航空安全與前艙、后艙等艙位無直接關系。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4日下午在北京舉辦主題為“航空安全大家談”的第30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航空飛行“究竟什么時候是最危險的”?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民航局航空安全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航空安全技術實驗室主任、航空安全研究所副所長舒平稱,如果把每個航班當作1.5個小時來看的話,大約起飛和攀升占2%左右的時間,進近著陸大概占4%的時間,一共是6%的時間,這6%時間卻涵蓋了53%的事故和47%的人員死亡。
他介紹說,從2002-2011年,世界商用航空器定期的航班,事故次數排列從大到小依次是:空中失去控制、可控飛行撞地(飛機是好的,但是出事了)、著陸時沖/偏出跑道、地面勤務、起飛沖/偏出報道。
全世界各地區民航安全水平存在顯著差異,2000-2009年10年間,全世界百萬架次的事故率大概是1.0,中國是0.1,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中國人運行國外的飛機,用我們自己的規則,可以把這個事情做得很好”。
民航航空運輸旅客死亡率也非常低:從1945年開始每1億客公里死亡人數是2.78人,上世紀50、60、70年代分別下降到0.9人、0.4人、0.15人;從1974年起,人們乘坐飛機旅行比乘坐火車安全;之后的30多年到2011年,億客公里死亡人數為0.013人。“給大家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一個人是白金卡會員,要求每年乘坐16萬公里,連續坐48000年的飛機才有可能趕上一起事故”。
中國航空學會飛行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曙光教授回答“關于(飛機)哪個艙位更安全”的提問時表示,每次的(航空)事故是不一樣的,是不可控的,所以不一定前和后誰更安全。起飛和著陸時的事故率很高,如果能夠有效撤離的話,對生命的挽救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因此,適航取證時有一條要求,任何飛機要取證,都要保證一半通道被堵的情況下,另外一半應急門在90秒能夠讓乘客安全撤離。
“航空安全其實跟前艙和后艙好象沒有太直接的關系。”張曙光稱,但從舒適性來說,飛機比較長,沿著機身方向會有柔性,如果坐在后艙,可能顛簸比較大。另外,空氣流動方面,客艙里的新鮮空氣流進來,一般最后是從尾部往外排,這個角度看,后艙舒適性可能也稍微有點影響。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