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飛行不禁煙 乘客吞云吐霧空姐絲襪被燒破
圖:資深空姐特蕾西·西爾稱:“我們的絲襪經常被煙燙出破洞,運氣不好的情況下,我們的腿也會被燙傷。”
據《紐約時報》報道,你是否認為如今飛機客艙大都氣味難聞?別著急,本文帶你了解一下25年前美國國內航班未禁煙時空中旅行的狀況。
禁煙前,1/3的乘客在飛行途中吸煙。全美航空資深空姐特蕾西·西爾(Tracy Sear)查看臉譜網上有不少有關這一情況的文章,其中一篇這么寫到:“令人震驚的是,即使客艙內并未發生火災,手提箱、制服和頭發上都沾上了煙味。”
在空乘協會(AFA)抗爭多年之后,美國聯邦政府于1990年2月25日最終禁止乘客在飛行時長為6小時以下的航班上抽煙。10年后,美國至其它國家的國際航班也開始禁煙。如今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商業航班都禁止抽煙。
西爾稱:“當我們的制服從羊毛短裙變成滌綸短褲時,抽煙問題增加了一個全新的維度。因為乘客們會把胳膊肘部放在扶手上然后把夾著點燃著的香煙的手伸向過道,所以我們不得不想辦法躲過去。如果穿的是羊毛制的裙子,我們把煙灰拍掉即可,但如果穿著滌綸材質的短褲,我們的絲襪經常被煙燙出破洞,運氣不好的情況下,我們的腿也會被燙傷。”
無論是在臨時住處還是在家,空乘們的制服總是充滿煙臭味。西爾稱許多空乘不得不在車庫里換裝或者把制服掛在陽臺上透氣。西爾還表示:“煙霧會漂浮到人面部的高度,所以工作期間我們一直在‘吸煙’。”
除了難聞的氣味和一級燒傷外,長時間吸入二手煙還會造成許多其它的健康危害。AFA主席薩拉·尼爾森(Sara Nelson)在1996年開始從事空姐一職,當時許多國際航班仍然允許乘客抽煙。尼爾森表示即使作為乘客也難逃厄運:“下飛機后我感覺自己被一層層惡心的物體包圍著,我的眼睛和喉嚨感到刺痛,同時身體還出現所有其它吸入二手煙的癥狀。”
早在20世紀60年代晚期,AFA就開始為禁煙而抗爭,但遭到煙草業的強烈反對。尼爾森稱:“這是一場艱苦的斗爭,對我們而言這是工作環境的問題,我們有一些成員出現過吸入二手煙造成的所有癥狀,包括呼吸短促、甚至肺癌等致命疾病。我們處于美國工作場合禁煙的轉折點。”
非盈利抗煙組織Legacy主席蘿賓·科沃(Robin Koval)表示空乘們的努力對所有行業的禁煙活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說:“我在1984年戒了煙,我還記得當時飛機客艙內煙霧繚繞,所有人都嗆得要命。你能想象在坐滿乘客的密封機艙內一直被迫吸入有毒化學物體嗎?如今我們不會允許這種工作環境的存在。”科沃稱,大多數機場都禁止抽煙,這是好現象。有些機場設立了吸煙區,但是一些乘客仍在非吸煙區抽煙。
尼爾森稱,在飛機上,尤其是遠程國際航班上,有些急于抽煙的乘客通常會躲在衛生間里抽煙以躲避煙霧探測器。她表示:“我們首先要確保乘客不會在飛機上引起火災,因為許多乘客會把煙頭扔到垃圾桶里。與此同時,我們會勸說乘客必須遵守規定停止抽煙,然后告知機長。一般情況下,飛機著陸后當局會過來接應。”(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航班延誤旅客煽動鬧事被行政拘留
- 下一篇:東航一客機飛行30分鐘后返回咸陽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