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自動駕駛飛機是否可行?
目前,美國政府正在研究通過機器人或遠程操作取代副駕駛,甚至是全部飛行員,這個項目將率先在貨機上進行試驗。
無人駕駛汽車已經成型 那么無人飛機呢?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前不久墜毀的德翼A320客機是由于副駕駛的蓄意毀滅行為,這讓人們展開了對客機安全,尤其是駕駛員心理健康、可控性等方面的更多討論。同時,由于自動駕駛汽車越來越成熟,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自動駕駛飛機是否可行?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美國政府正在研究通過機器人或遠程操作取代副駕駛,甚至是全部飛行員,這個項目將率先在貨機上進行試驗。
自動駕駛飛機技術有何進展?
據最近的航空飛行員調查顯示,駕駛一輛波音777客機,人工手動的操作時間僅僅為7分鐘,空客飛機的手動操作時間則更少。這個數據意味著,如果自動飛行駕駛軟件足夠智能、安全并且百分之百可靠,完全可以替代人類飛行員,從而杜絕人為破壞、劫機等悲劇的發生。
目前,自動駕駛飛機技術在軍事領域已經取得巨大進展。美國已經為其F-16戰斗機配備了自動化操作軟件,可實現遠程駕駛。同時,五角大樓還開始測試機器人駕駛技術,在飛機中安裝能夠聽、說、識別儀表盤和操作飛機的先進機器人。
許多航空公司和大學則在研究民用飛行領域的自動駕駛技術,比如與DARPA合作的機器人項目,通過視覺感知技術,讓機器人可以承擔副駕駛的職務。NASA則致力于完全的遠程遙控,通過軟件系統控制飛機飛行、導航及空中管制。
乘客們敢坐無人駕駛客機嗎?
當然,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自動駕駛技術或是機器人。美國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曾向參議院提交書面抗議,表示只有人類擁有復雜、隨機應變的思考能力,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還無法與人相比,對于乘客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但是,自動化顯然是人類發展和進步的一個趨勢,不論是在家居、汽車還是飛行領域。凡涉及到關乎生命安全的部分,只有更為嚴謹地發展,才有可能真正被人們接受,這也是為什么自動駕駛汽車目前仍屬于小眾、概念化的產品。所以,自動駕駛飛機不會很快到來,我們只能期待航空公司在人員管理、安全把控方面下更多工夫,來保證乘客的安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