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備降 廈航成功處置發動機空中漏油事件
4月22日,廈航依托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滑油監控軟件,迅速發現處置了一起發動機滑油泄漏事件,航班就近備降,避免了發動機空中單發停車。
監控發動機油量異常 航班及時備降
當天上午,廈航B-5318飛機從廈門飛往昆明。飛行途中,飛機向地面時時下傳ACARS報文,飛機維修工程部一名性能工程師,通過廈航自主研發、尚在試用的在翼發動機滑油耗量異常實時監控系統發現,一臺發動機的滑油量正在減少,而且還在繼續下降。
工程師通過分析告警報文的數據,最后判斷出滑油耗量異常報警屬實,立即通知航線技術服務處聯系機組,機組接到通知后發現右發滑油量偏低,選擇就近備降貴陽機場,飛機安全落地,成功地避免了一起發動機空中單發停車事件。
隨后地面檢查發現,由于發動機的一處零件——起動機碳封嚴出現問題,才導致滑油泄漏。由于滑油數據并不在機組執飛時直接顯示的主參數范圍內,傳統的通知途徑只能依靠飛機自帶的告警功能,但這一機型自帶的滑油不足告警裝置,要在滑油更少的情況下才會報警。屆時這架航班已經沒有合適的備降機場,只能選擇空中單發停機,改用一臺發動機飛行。正因為新軟件的監控,使意外得以盡早處置、及時備降,避免了事件進一步擴大。在更換零件后,該架飛機恢復了正常,并將旅客繼續送往昆明。
自主研發軟件 發揮實質作用
生產商數據顯示,近20個月全球同型號發動機因類似原因導致的空中停車共有6起,而像此次由地面首先發現狀況、通知指導機組處置的情況極為罕見。
2014年廈航發動機管理中心性能管理處工程師通過對此類事件譯碼數據的分析,設計出基于飛機ACARS系統發動機滑油耗量異常實時監控邏輯算法,并聯合軟件工程師進行編程。工程師們進行整體規劃部署,經歷數據初始分析、地面模擬統計、部分飛機機載驗證等階段、歷時半年多的反復論證,不斷對邏輯算法以及觸發閥值進行優化設計,最后在廈航737NG飛機全機隊裝載試運行,并發揮了實質作用。
在廈航領導例會上,廈航總經理車尚輪對此事給予肯定:“一是機務監控到位,自主開發的發動機監控軟件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提前發現發動機異常,為后續處置工作爭取了寶貴時間。二是運控決策果斷,航班及時備降貴陽,避免了發動機空停。三是機組沉著操縱,冷靜應對,操縱飛機安全著陸。正是因為大家發現早、處置快,空地配合默契,才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現的發動機空停事件,相關人員值得給予表揚!”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