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一外籍男子發病生命垂危 北京老人成功施救
成功救助患病乘客后,空姐高興地與張津生合影。
在萬米高空的國際航班上,一名乘客突發心肌缺血,性命垂危,機組乘務員緊急廣播尋求幫助。來自北京的張津生膽大心細,用自己的常備藥救了這名乘客一命。昨天(3日),熱心讀者陳女士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她說,這段特別的救援經歷已經在她的朋友圈里傳遍了,這種正能量的精神值得弘揚。
張津生,73歲,家住海淀區,退休前在航空工業部青云儀表公司從事管理工作。
外國男子突然暈厥
昨天,張津生向記者講述了事發經過。四月是南非旅游好季節,張津生隨旅行團前往開普敦。4月7日深夜,旅行團從首都機場登機,第二天抵達迪拜轉機。飛機在迪拜起飛后不久,坐在張津生前排的一位外國婦女突然驚恐地起身求助,她丈夫突然昏迷不醒。很快,一位隨機醫生過來緊急救治,但是沒有效果。緊接著,艙位大屏幕和座椅前面的小屏幕打出多國文字:緊急救援,請內科醫生,速到后艙位救命!
“字幕在滾動播出,那位女士焦急地起身環顧,過了一會兒,見沒有人能幫得上忙,她非常無助,眼淚不停地流。”看著丈夫越來越蒼白的臉色,她跪在地上,臉頰緊貼著丈夫的雙腿,無聲地顫抖著,雖然聽不到哭聲,但能看到她后背的起伏越來越大。
看到這,張津生坐不住了。他走了過去,此時,暈厥的男子已經面無血色,身上、額頭上滲出冰涼的汗水,小便失禁……“他的癥狀與我患過的心肌缺血病癥特別相似。如果不及時醫治,后果不堪設想。”張津生雖然不是醫生,但不止一次進行過自救,也曾幾次幫助過別人。如果再無人救援,飛機將要從萬米高空緊急降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醫院,溝通好接機事宜,拋開航空公司要承擔四百多位乘客的損失不說,最重要的是,時間也不允許!
常備藥起了關鍵作用
沒有再猶豫,時間就是生命,張津生蹲下身,撬開病人緊閉的牙關,在他舌下塞了兩片硝酸甘油,又將隨身帶的“神寧”藥液滴到他的鼻竇兩側,然后緊握著這名外國男子冰冷的手。
奇跡發生了,幾分鐘后,男子有了脈搏,手漸漸發熱,眼睛也微微睜開。“還真讓我治對了,這個外國漢子躲過了一劫。”看著男子慢慢緩了過來,張津生回到了座位上繼續休息。連續的飛行讓73歲的他身心俱疲。很快,他就睡著了。
睡夢中,他覺得有人站在身邊,一睜眼,“原來是剛才痛哭的那位女士,她換了一套新裝,還化了淡妝,有禮貌地站在我身邊。我趕快坐起來。她向我深深鞠一躬。后排其他乘客告訴我,她看我睡得挺香,不好打擾已經站了一會兒了。”
女子雙手捧著一個小包放到張津生的手中,說了一句外文后,轉身離開。張津生打開小包一看,里面放著一張紙條和20張百元美鈔,團內同行的伙伴幫他翻譯道:“救命之恩必須報答,請笑納。”
救命恩人婉拒答謝
20張百元美鈔,相當于這次南非之行旅游費用,收還是不收?張津生有點動心,可是他馬上想到,當年自己騎車經過保福寺附近時,突然犯病倒地不省人事,是一位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子將他扶起,并通過救援卡信息找到了隨身的緊急藥品,及時幫助服下,這才撿回了一條命。救人后,男子只留下一句話:“四海之內皆兄弟,有緣再相聚。”
“再說了,我都73歲啦,又是個北京爺們,此時要想財迷掙外快,那可夠現眼的,將是我終生的遺憾。”于是,張津生立刻走到這對夫婦座位前。張津生將小包原樣還給了他們,說了句“四海之內皆兄弟。”
聽完翻譯的話,這位外國男子聲淚俱下,握著張津生的手不放開。順利到達開普敦國際機場后,張津生和團友們接受入境檢查。這時,恰巧航班乘務組經過,機組人員認出了張津生,一名外籍空姐扔下包,展開雙臂跑過來和他擁抱,并用中文說:“歡迎大哥再來,咱們北京見!”不遠處,機長也高舉雙臂豎起大拇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機場安檢成擺設 美運管局長下課
- 下一篇:成都區管中心為機上患病兒童爭取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