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7244航班火警返航”驚險回顧:乘客從機翼上往下跳
HU7244航班乘客緊急撤離
隨著客機緩緩放下起落架,呼嘯著從天而降,一百多名乘客緊繃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落地后,乘客在機組人員的指引下迅速“逃離”飛機。在空中飛行的那段時間里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有數十名乘客從三米多高的機翼上往下跳?昨日,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采訪了涉事客機上的多名乘客,還原了逃生時的驚險一幕。
“后面有人大喊‘趕緊跳’”
——孫宜青 左腿開放性骨折
昨天下午,孫宜青本來應該已經身處廣州,為參加廣交會做準備,但由于飛機故障,他在逃生的過程中摔斷了左腿,此刻只能無力地躺在醫院病床上。
“太亂了,太亂了……”回憶起逃生時的那一幕,孫宜青嘴里不停念叨著這三個字。據他回憶,昨天上午9:35,飛機從新橋機場準點起飛。不過在飛行十幾分鐘后,機組通過廣播通知大家即將返航,“說有火警,我當時心里很亂,就緊緊地抓住座椅。”
飛機降落之后,乘務人員打開了機翼兩側的逃生通道。“當時大家都非常緊張,我腦子里一片空白。”孫宜青說,他的座位處于機艙中段、靠近機翼,按照乘務人員的引導,他必須立即從最近的逃生通道撤離。
情況緊急,不過孫宜青站在三米多高的機翼上時,兩腿還是忍不住發抖。“在我前面已經有十幾個人跳下去了,我看到有人受傷了,所以沒敢跳。”孫宜青說,他看到機艙前后兩側的乘客都在通過滑梯撤離,唯獨機翼兩側的逃生通道沒有滑梯,所以他想再等一等。
“當時實在是太亂了,機翼上站滿了人,后面不停有人在大喊‘趕緊跳’。”就在手足無措時,孫宜青從機翼上滑了下來。由于地面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他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由于傷勢較重,他和其他受傷的乘客被送往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西區)治療。
“到地面的乘客伸手去接人”
——鄭中華 未受傷
昨天中午12點多,在新橋機場候機樓內,鄭中華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趕緊借部手機給家人報平安。
“我坐在機艙后部,從安全滑梯順利到達地面,還算是比較幸運吧。”鄭中華告訴記者,他和幾名同事一同去廣州出差,除了一位同事在撤離過程中出現一些擦傷之外,其他幾個人都比較安全。不過,由于在逃生過程中不允許攜帶手機等物品,他們下了飛機之后沒有辦法和家人取得聯系。
雖然已經”平安著陸”,但回憶起剛剛發生的一幕,鄭中華還是覺得有些后怕。 “機長在通知返航之后,乘務人員開始安撫大家的情緒。”緊接著,乘務人員就開始講解逃生的技巧以及機艙后部逃生門所在的位置。這時,機艙里異常安靜,乘客們似乎都屏住了呼吸,誰也沒有出聲。
飛機降落后,乘務人員在第一時間打開了安全門。“我們后邊幾乎沒有人受傷,大家在撤離過程中很有秩序。”在鄭中華看來,雖然乘客們都比較緊張,但整個疏散的過程還算平穩。
在安全到達地面后,鄭中華發現,機翼上還站著很多乘客,而下方已經有乘客受傷了。“機翼有三米多高,幾名已經到達地面的乘客都跑過去幫忙,伸手去接上面準備往下跳的人。”在鄭中華看來,如果不是大家相互幫助,受傷的乘客可能會更多。
“我是從機翼上被擠下來的”
——王彤(化名) 大面積擦傷
“我訂的機票是今天早上八點多的航班,但是因為早上起晚了,才臨時改簽到這個航班的。”王彤(化名)是受傷乘客中年齡最小的,今年只有16歲,她準備在暑假期間去廣州旅游,沒想到經歷了電影中才能看到的驚魂一幕。
記者在醫院見到王彤時,她的情緒還久久不能平靜。“當時根本就沒人指揮,我是從機翼上被擠下來的。”王彤回憶,在乘務人員打開中間的安全門之后,幾乎所有人都傻了眼。因為擺在面前逃生的通道只有一條,就是從三米多高的機翼上跳下去。“先跳下去的基本都是男乘客,不過還是有人受傷了。”王彤說,她站在機翼上遲疑了一下,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擠了下去。
“我當時下意識的用胳膊撐了一下地面,手臂和腿當時就流血了。”王彤說,自己當時就疼哭了。隨后,空姐把她扶上了救護車。
“當時完全有時間可以讓他們從滑梯撤離,為什么非要從機翼上跳下來呢”“消防人員到場了,為什么不在機翼下放置防護墊”……王彤的姨媽聞訊趕到醫院,在她看來,由于救援人員的疏忽,導致乘客承受了不必要的傷害。
“不像電視放的那樣有滑梯”
——王亞勤 右腿骨折
昨日下午1點多,在105醫院骨二科,記者又找到兩名受傷乘客。其中來自合肥的王亞勤今年30歲,是生意人,昨日上午坐飛機前往廣州談業務。王先生躺在醫院走廊內的臨時床鋪上,因為骨折,右腿上打著繃帶,顯得很痛苦,事發后家人聞訊趕來在床邊陪同。“他腿上是塊大骨頭,現在骨頭斷了,錯開了,把腿上的肌肉都擠開了,都看得清清楚楚。”王先生的姐夫告訴記者。
王先生向記者描述了當時的情況,登機后,他坐在飛機中部靠近機翼位置,“飛機還在天上飛時,聽到是機艙內廣播喊話,說尾部貨倉有火警,需要返回。”王先生稱,自己當時并未聞到煙味。而聽到有火警后,乘客們在空中并未慌張,只是在飛機著陸后,很多人都慌起來了。
飛機著陸停穩后,空乘人員打開安全門, “機翼旁邊的安全門打開后,我從中間出去一看沒有滑梯,而不是像電視上那樣每個安全門都有滑梯,地上也沒有安全墊,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為了逃生,王先生穿過安全門,心想先遠離飛機再說,就從機翼上面跳了下來,機翼大概距離地面約三米高,“我看每個人都在跳,我也就跳下來,不是我一個人跳,是所有人都在跳,就摔成這個樣子。”而事發后,王先生也特意查看了一下,飛機尾部并沒有冒煙。
對于當時的情況,王先生想想還很后怕:“以前從沒有遇到過,現在想想,命保住就不錯了!”
“跳下來后忍著疼走到遠處”
——張梅 腰部骨折
同樣住在105醫院骨二科病房的,還有在飛機上前往廣州總公司開會的張梅。她躺在病床上,腰部疼痛感強烈,醫生說需要做手術。事故中,她也是坐在飛機中部,也是著陸后從機翼上跳下,導致腰部骨折。
“我坐在中間,在飛機翅膀位置,從中間緊急出口出來的。安全門沒有滑梯,基本上受傷的都是從機翼跳下的,不過也有很多人跳下來沒有受傷。”張女士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當時看到大家跳,自己也有從眾的心理,想盡快離開飛機,也跟著往下跳,結果腰摔骨折了。
從機翼上跳下后,張女士當時就感到腰部非常疼,但她還是強忍著疼痛走到遠離飛機的安全距離,“跳下來后,當時自己忍著疼走的,在外圍等了一會,等我們撤離的時候,看到消防車過來了。”事發后,張女士被送到醫院救治,丈夫隨后也趕到醫院。
昨日下午1點半左右,航空公司一男一女兩名工作人員也來到醫院,處理相關事宜,并讓讓張女士告知包的顏色、座位號還有姓名,“我們去機場給你拿過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