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錢不要命 飛機上能連wifi不能連手機?
眾所周知的一個生活常識是:在飛機起飛和著陸時需要關機。而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成為離不開手機、網絡的低頭族。習慣了在通信設備上刷微博、刷朋友圈,看新聞打發時間的人們,一個個都抓耳撓腮,坐立不安,甚至情緒還會出現過激的狀態。想要在飛機上上網,成了許多旅客的訴求,尤其是一些在旅行途中需要處理自己的工作旅客。
今年6月,東航、南航、國航、廈航和海航等航企獲得國家工信部批復,部分飛機獲得空中互聯網服務資格。這對于離不開手機和網絡的“低頭族”們來說,空中Wi-Fi的推廣使用,無疑是他們的福音。盡管方便,安全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很多人開始質疑飛機上不是不可以用手機,那為什么可以用WIFI呢?
為什么要使用飛行模式?
航空專家以及紐約時報專欄作家Christine Negroni在其報道也曾表示,商業航班中確實曾有這飛行員報告有電子設備干擾飛行系統,而在機組人員發現并制止違規乘客后恢復正常的案例。
2001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收集到的有關便攜式電子設備造成飛行系統異常的數據進行了公開。報告包括:數據清楚的說明,這種異常不僅在一些事故中被斷定為對飛行系統有重要影響,而且在飛行的關鍵時刻經常出現,尤其是起飛和著陸時。
2003年,一位包機飛行員在飛機飛行中給家里打電話,并且電話持續接通。結果飛機在克萊斯特徹奇機場在降落時,因偏離跑道墜毀。包括飛行員在內的八人遇難。
新西蘭交通事故調查委員會發起的調查研究表示,飛行員的移動電話可能干擾了飛機的導航系統。
2011年,美國廣播公司公開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STEADS項目的保密報告,該項目使用世界各航空公司提供的數據。
數據庫中的資料顯示,在過去7年里,飛行員與工程師認定,有75次事故中的干擾與手機和電子設備有關。
電子設備的使用在普通飛行過程中之所以被乘務人員要求關閉,是因為飛機的一些重要通訊和導航系統易受到信號干擾,而這些系統是飛機的安全運行非常重要的因素。
為什么能使用空中WIFI?
南航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空中上網并不是隨隨便便哪一架飛機都能實現的。要想實現空中上網,航空公司必須先對飛機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后的飛機安裝有可以360度旋轉的極化天線及支架用于接收追蹤并持續上傳下載衛星信號,將信號轉化后輸送給遍布于客艙的6個WIFI無線熱點,實現無線網絡信號完全覆蓋整架飛機客艙,乘客在飛行過程中才可聯網。改造后的客機通過了最嚴格的飛機EMI電磁兼容系統的測試,可以確保上網設備不會對飛機導航設備產生影響從而保證航空安全。
不同于移動電話,空中互聯網技術需要有其相應的電磁信號,達到法消除對于飛行操作系統的干擾。
目前,國內的機用Wi-Fi都需要經過民用航空管理局批準,通過電子干擾的測試,才能充分保證安全。
我國規定,飛機起飛后爬升到3000米以上才允許開機并提供服務。當飛機下降高度低于3000米時,設備自動關閉。遇到氣流出現嚴重顛簸,或者出現繼續提供網絡服務可能影響飛行及通訊安全的其他情況時,上網設備也會短時自動關閉;ヂ摼W服務在飛機起飛和著陸過程中不會使用。其他航空公司,如德國的漢莎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公司,英國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以及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也有這個技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