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急救事件頻發 三類情況最常見(圖)
8月25日14時30分左右,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鄭州機場”)急救中心接通知:中國臺北飛往鄭州的CZ3024航班上有一名老年旅客,在臺灣旅游時突發腦出血,就地治療病情平穩后,家屬要求將其轉至洛陽。鄭州機場急救中心主任湯秀敏和主管金嘉勇立即對此進行安排。航班落地后,醫務小組的楊國峰、米玉芝、張昕馬上抬著擔架進入機艙,對患者快速急救轉運,使后續治療得以快速進行。
航空急救事件頻發
有三類情況最常見
類似的航空急救事件頻頻發生。9月7日,來自鄭州機場急救中心的一項統計顯示,今年暑運期間,該中心已緊急救治了60多名身體突發不適的旅客。而從鄭州機場急救中心處理的旅客突發身體不適的諸多案例中可以看出,有三類情況最常見:
1.旅客本身有相關病史。7月27日晚,一航班降落鄭州機場后,一名旅客出現胃部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經了解,他既往有淺表性胃炎。
2.旅客在乘機前感到身體不適,但未咨詢醫務人員,登機后不適加重。
3.乘飛機前偶發意外。7月8日上午,一名老年旅客在登機前不慎劃破左腳小指,機場急救中心醫務人員立即給予止血、包扎處理。
健康狀況不宜乘機
航空公司有權拒載
鄭州機場急救中心的專家們提醒:乘坐飛機出行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看看是否適合乘坐飛機。如果適合,也要根據醫務人員的要求攜帶必要的藥物,掌握一些航空醫療急救常識,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因為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大氣壓力的變化和隨之出現的氧氣張力的變化,都可能對一些疾病產生不良影響。
然而,現實是,有不少人并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乘飛機,有些人還會為了乘飛機而故意隱瞞病情,以至于航班因旅客突發疾病而返航或緊急備降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些患者甚至貽誤最佳搶救時機。
為了保障旅客的安全,航空公司有權拒載。7月30日,一名高齡旅客患腦梗多年,航空公司就婉拒其乘機。鄭州機場急救中心的專家解釋說,根據《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際運輸規則》:承運人認為旅客的行為、年齡、精神或者健康狀況不適合旅行,或者可能給其他旅客造成不舒適,或者可能對旅客本人或者其他人員的生命或者財產造成危險或者危害,承運人有權拒絕運輸旅客及其行李,由此給旅客造成的損失,承運人不承擔責任。
乘機前突發不適
馬上撥打機場急救電話
旅客已經到達機場,或者已經乘坐飛機啟程,才突發不適,該怎么辦?
鄭州機場急救中心專家建議:如果旅客已經到達鄭州機場,在飛機起飛前感到身體不適,可撥打鄭州機場急救中心電話0371-68519120進行求助,多部急救車輛24小時在停機坪、航站樓待命,可以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救治。如果在飛行過程中突感不適,則要及時向空乘人員求助,為治療爭取時間,切莫硬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