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空中病人開通"超車道" 蕭山機場"乾坤大挪移"
11月9日沈陽飛往杭州的航班上,一旅客突然心臟不適,機組請求優先落地
11月9日下午3點多,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機坪上,有3架飛機已經關閉了艙門,準備進入跑道滑行起飛。可是,它們卻幾乎是同一時間接到了指令,要更換到另外一條跑道再起飛。從這條起飛跑道滑行到另一條跑道,大約需要20分鐘。機上的旅客就納悶了:關了艙門,怎么還要等那么久飛機才開始滑行,還要臨時換跑道呢?
在機上悶坐,換誰都郁悶。當你知道這背后的故事后,你會不會為當初的等待,默默給自己點個贊呢?
事情是這樣的——
11月9日下午2點多,海南航空的7698航班從沈陽桃仙機場起飛,前往杭州。快抵達蕭山機場時,機上一名48歲的男旅客突然感到心臟不適,呼吸都開始急促起來。看到這種情況,機組人員立刻與地面取得聯系,想要優先落地,為旅客爭取急救的時間。
可是空中通道不像地面的道路,可以自己找條路超車。航班優先落地,需要做一系列的嚴密配合。“當天大約是下午3點50分,電話打到了我們塔臺管制室。”浙江空管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塔臺值班組得知后,立即通知機坪塔臺、現場和站調進行配合。
為給機上病人爭取時間,塔臺根據當時空中的風向風速,決定更換運行模式。
蕭山國際機場是雙跑道機場,一般是一條用來起飛,一條用來降落。空管工作人員介紹,原來的運行模式叫隔離向東,也就是跑道06號(詳見圖)落地,像這趟沈陽過來的航班從機場東面進場,需要做出一個較大半徑的機動飛行,從機場西面進近,才可以落地。
而臨時更換運行模式,就是由隔離向東改為隔離向西運行,使用跑道25號(詳見圖)落地,這樣東面進場飛機就可以直線進近,直接對準跑道落地。
這樣的改變說起來簡單,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浙江空管和塔臺的緊密配合,協調轉換運行方向,同時塔臺配合空中航班,調配地面上已經準備起飛的飛機避讓。這期間,原本兩架已經準備起飛的飛機,不得不滑行到另一條跑道起飛,還有一架飛機則需要在地面等待。同時調配空中其他航班在空中盤旋,讓這架飛機優先落地。
這一切,就是為了急救CHH7698上的病人。
當天下午4點10分,CHH7698平穩安全落地,比預計落地時間提前了近20分鐘。
隨著航班順利落地,塔臺指揮該飛機一路暢通無阻地滑入事先安排好的就近機位,地面急救車也及時到位援助。
據事后了解,這名男旅客下機后,情況明顯好轉,由親友直接接走,自行前往醫院就診。機場醫生估計,男旅客可能是由于暈機產生了胸悶。
名詞解釋
五邊進近
飛機降落時不能隨便飛行,必須飛一個立體的矩形航線(起落航線)。它有五個主要的邊:一邊(離場邊)、二邊(側風邊)、三邊(下風邊)、四邊(基線邊)、五邊(最后進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