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臨,你不得不知的航空知識
近幾日,“BOSS級寒潮”,“超級寒潮”,“速凍中東部”等關鍵詞頻繁出現于各種媒體的標題部位,那么寒潮究竟是什么?它對我們的航空出行有什么影響,我們旅客又將注意些什么呢?
寒潮又名寒流,指某一地區冷空氣過境后,氣溫24小時內下降8℃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時內氣溫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時內氣溫連續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氣溫在4℃以下的天氣。寒潮是一種大型天氣過程,往往引發多種嚴重的氣象災害。我國的寒潮主要來源于西西伯利亞和蒙古地區。一經預報有寒潮天氣入侵時,民航各部門應事先做好防風、防凍、防災工作,因為寒潮天氣不同于一般的天氣,它對民航飛行和乘客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影響。
首先是寒潮大風的影響。當有寒潮侵襲時,首先表現的就是寒潮大風。由于強冷空氣南下,所到之處,狂風大作,平均風速一般可達15米/秒以上,陣風可達25米/秒以上,風向多為西北到偏西,且維持時間較長,一般為幾小時到十幾小時,有時甚至可達兩天以上。由于每個機場跑道的朝向和周圍山脈等地理環境的影響,飛機在起飛和落地時會受到側風的影響,旅客的感受是飛機不平穩的左右搖晃,所以,當寒潮來襲時,對于我們旅客來講,在飛機起飛和落地的關鍵階段一定要自我防范和保護,那就是一定聽從乘務員的提示,系好安全帶,防止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其次是寒潮降水的影響。由于強冷空氣突然入侵,猛烈沖擊前方的暖濕空氣,在寒潮的前鋒往往出現較強的陣性降雨或降雪天氣。遇到這樣的雨雪天氣時,旅客朋友們首先應該及早從家出行,以免因為雨雪天氣在到達機場的路上耽誤時間造成誤機。其次,當遇到寒潮天氣時,特別是早出港的航班,因為飛機在地面停場了一段時間,附著在飛機表面的冰、雪、霜會嚴重影響飛機的空氣動力效果和操縱性能,飛機所有進氣口處的冰、雪、霜會造成飛機系統、發動機或部件工作的不正常,機身外部的機長空速管或靜壓探口如果發生堵塞或變形還會導致錯誤的飛行數據,附著在飛機表面上的冰、雪不但會增加飛機的重量和阻力,降低飛機的升力,而且機身上的透明冰脫落還會使飛機機體或發動機受損。所以,通常飛機起飛前需要等待機務人員對飛機進行除冰作業,為大家的出行安全,請旅客朋友遇到除冰作業時一定耐心等待。
最后,寒潮帶來的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大幅降溫,冷空氣過境后,最低氣溫會在4℃以下。如果您是跨地域的飛行出行,您應該是先準備好適合目的地溫度的衣物。民航客機的客艙溫度會常年保持在23到25攝氏度之間,在飛機下降前(落地前40分鐘),乘務員會預報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和溫度,請您根據目的地的溫度合理的增減衣物。
遇有寒潮入侵時,民航氣象部門要認真分析研究,作準寒潮預報。機場有關部門要及時清除跑道和滑行道面上的積冰和積雪。航空機務人員要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徹底清除飛機身上的積冰和積雪。各部門協同一致,確保飛行安全。作為乘坐民航航班的乘客,遇到寒潮天氣影響航班飛行時,一定要理解、支持民航安全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第一,確保航班和乘客的安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