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機場安檢能否成“榜樣”?
資料圖
22日布魯塞爾發生的爆炸案,讓機場安全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按照許多媒體的說法,布魯塞爾機場之所以發生爆炸,與其存在的“安全軟肋”密切相關。
此次爆炸的其中一處位于布魯塞爾扎芬特姆機場出入境大廳值機柜臺。一般來說,人們進入這一區域不需要任何安檢,只有在辦理完登機手續進入候機大廳時,才需接受嚴格安檢。
看上去沒有問題嘛,是不是?因為縱觀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機場都是如此開放。那為什么偏偏要找布魯塞爾機場的茬?未免也太冤點了吧。
問題就在于,雖然恐怖威脅無處不在,但比利時目前所面臨的威脅恐怕屬全球最高之列。就在布魯塞爾爆炸前一天,比利時內政部部長讓·讓邦還警告稱,因為剛剛在布魯塞爾抓捕了逃匿4個月的巴黎恐襲案嫌犯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比利時極有可能遭到報復性襲擊。
除了捕獲薩拉姆這根“導火線”,比利時本身也被認為已成恐怖主義中心。掰指頭數數,布魯塞爾爆炸案是2年以內至少第5起與比利時有關的恐怖襲擊案件:巴黎恐襲案的計劃是在布魯塞爾醞釀形成的;法國《查理周刊》襲擊案的槍手據稱是從比利時黑市獲得的軍火;去年8月,企圖在前往巴黎的高速列車上制造恐怖襲擊的摩洛哥裔男子,也是從布魯塞爾上的車,而且就在比利時生活;2014年5月,制造比利時猶太博物館血案的槍手,被警方發現時也藏身在布魯塞爾……
比利時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有多大可想而知。在此背景下,布魯塞爾機場還一如既往地“開放”,就難免遭人詬病了。可以想見的是,在經過了血的教訓后,該國機場安檢級別肯定會提高,那是否又會像安檢出了名嚴格的以色列機場那樣呢?
筆者在去年去了一次以色列,在特拉維夫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經歷了號稱全球最嚴格的機場安檢。去機場途中,車子還沒駛入機場,就需要過檢查站,車上人員需隨時準備好護照和票以備檢查所需;到了機場,排成長龍的隊伍隨處可見,這不是因為以色列人辦事效率差,而是旅客換登機牌前,還有一道盤問環節。安全人員會仔細比對乘客的護照和簽證,進行一對一的“盤問”,問題包括:“行李是你的嗎?”“行李是自己打包的嗎?”“行李離開過你的視線嗎?”“別人有讓你帶東西嗎?”
據稱,這些安全人員對回答其實并不特別重視,因為恐怖分子也可以說謊啊,他們留神的是對方聽到問題后的面部微表情,這些經過心理學特訓的安全人員,一旦發現旅客任何可疑之處,就會采取進一步行動。
此外,機場到處都是便衣警察,留神著機場內的流動人員以及各個角落,盥洗室也是隔一會兒就會進去查看,還會特別探查廢物箱里有無可疑物件。
以色列對本國的國際機場實行如此嚴格的安檢,是因為這個國家有諸多敵對國,時常遭到炸彈威脅。現在,面對日趨嚴峻的恐怖威脅,以色列機場所采取的安檢程序,會否成為以后各國機場安檢學習的“榜樣”呢?或許某一天,提前三四個小時前往機場將成為“常態”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