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造”小飛機今夏試飛 機身手工打造
鋪開一層碳纖維布,抹平,上面涂一層膠,再覆蓋一層碳纖維布,然后用專用膜蓋住,雙手按壓移動,慢慢趕走氣泡……你知道這是在做什么嗎?萬萬想不到,高大上的飛機是這樣制造出來的。昨日,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投產,記者現場解密鉆石飛機的制造過程。據了解,這臺飛機將于今年六七月份下線試飛,意味著首臺“安徽制造”通航飛機上天在即。
蕪湖企業制造“鉆石飛機”
電影《美人魚》中,張雨綺坐在飛機上炮轟的畫面簡直帥呆。現實娛樂圈中,明星們也爭先恐后上天。苗圃就是最早獲得固定翼商照的演員。告訴你個重磅消息,安徽也有一家企業正在“秘密”生產固定翼飛機,名字叫——鉆石飛機。
鉆石飛機,是用鉆石做的嗎?不,這只是人家的品牌。據了解,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是中電科和蕪湖市政府共同投資的,主要生產、研發輕型通用飛機。公司從奧地利鉆石飛機工業公司獨家買斷了兩條生產系。什么是通飛呢?如果說民航用“大飛機”,通用航空用的就是“小飛機”。蕪湖鉆石飛機董事長平麗浩介紹,安徽制造的小飛機主要分兩個型號三個種類。DA20是單發兩座飛機,DA42是雙發四座飛機,其中又分為基本型和多用途飛行平臺。單發兩座飛機主要用于航校的培訓,雙發四座飛機可用于航空作業、商務飛行、旅游觀光、飛行培訓以及私人消費多個領域,同時又可從事航拍航攝、國土監察、管線巡檢、緝毒緝私等專業作業。
背后有段“橫刀奪愛”故事
鉆石飛機公司空投蕪湖,背后還有段“橫刀奪愛”的故事。 2013年,奧地利鉆石飛機公司就在中國大陸尋找下家,并選中鎮江的航空航天產業園。蕪湖市政府和中電科得知消息后當機立斷:把鉆石飛機生產線搶過來。“我們率先支付了500萬歐元給對方,取得了獨家談判權。”蕪湖航空產業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李小年透露。當時的鎮江航空產業園,已集聚了一批航空產業上下游企業,配有通用機場。蕪湖還沒有發展航空產業,就像一張白紙。但蕪湖憑借政策服務優勢,依托地緣優勢和工業基礎,最終將鉆石飛機引入,僅用9個月就做好了大量準備工作。2013年底,蕪湖與中電科、鉆石飛機合作共建的蕪湖鉆石飛機制造公司、航空發動機制造公司、飛機設計研究院相繼成立,航空產業項目快速推進。
年輕工匠手工打造機身
一架小飛機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呢?是不是全自動機械化流水線?事實又要顛覆想象了。昨日,鉆石飛機正式投產,記者在鉆石飛機的生產制造廠房內看見,年輕的工匠們正在“做手工”。在模具上鋪開一層碳纖維布,抹平,上面刷一層膠,再覆蓋一層碳纖維布,然后用專用膜蓋住,雙雙按壓移動,慢慢趕走氣泡……工人龍雨正在作業臺上小心操作,用專業術語來說,他正在為飛機水平尾翼鋪層。
說到鋪層必須提到,小飛機的機身材料并不是傳統的金屬材料,而是新型復合材料,主要就是碳纖維和玻璃纖維等。工人們將碳纖維布和玻璃纖維布在模具中層層鋪開,然后固化,形成機身部件。“復合材料比金屬材料飛機風阻更小,結構更輕,壽命更長。”鉆石飛機高級工程師洪雨寧告訴記者。龍雨說,鋪層大有講究,比如說尾翼的中間部分鋪上5層碳纖維布,而側邊粘結處因為受力點不同,可能要鋪十幾二十層。軟軟的布如何變成堅硬的機身呢?那就需要固化。“在專門的固化間,常溫固化12個小時,預裝之后還要固化24個小時。”接下來,還有上漆、打磨、總裝等程序。一架小飛機制造出來大約要花三四個月的時間。
土豪買飛機容易上天難
DA42是鉆石飛機生產的主流機型,“長度8.7米,高2.49米,最大飛行速度328公里/小時,續航時間6~8小時。”平麗浩介紹。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價格,單發雙座飛機售價約180~200萬元,雙發四座飛機價格500~600萬元。“單發雙座價格相當于一輛豪車”,雖然不是大眾消費,但土豪們也是一跺腳就能買回來了。買回家容易,飛上天卻不簡單。平麗浩告訴記者,購買飛機后要托管給專業的運營公司,目前合肥沒有固定翼飛機的托管公司,還要找外地的公司托管,如果想上天,必須通過托管公司申請航線。另外,自己想要飛天,也要考執照,需要40個小時上機時間,大概花費20萬元學費。
通用航空醞釀千億大市場
“美國有23萬架通用飛機,巴西有8000架,印度6000架,而中國不到1300架。”鉆石飛機總經理管偉林告訴記者,中國小飛機發展慢主要有兩個限制:一個是通航機場缺乏,另一個是低空未開放。
行業發展正在倒逼產業升級,加速破題。全國各地都在新建改建通航機場,《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指出:到2020年,我省新建蕪湖宣城、安慶、蚌埠、亳州、宿州、滁州等民用機場。改擴建阜陽、九華山機場,建設岳西、廬江、涇縣、黃山風景區、蕪湖三元通航機場等若干通用機場。不久前,國家民航總局透露,“十三五”期間,全國通用航空飛機數量將超過5000架,建成機場逾500座,釋放數千億元的整機需求,配套的運營、維修、培訓市場規模同樣是千億級。
小飛機未來將有“奇瑞心”
目前國內經過注冊的小型飛機如直升機,僅十幾架為國產。整機項目或由外方投資,或由中方購買零部件回國組裝銷售,實質上都是“別人家的飛機”。而鉆石飛機已經突破,在國內首家實現機身復合材料自主生產,但發動機還依賴原裝進口。首臺鉆石飛機將于今年6~7月份生產下線試飛,這也是安徽制造的首架固定翼飛機,生產線年產能力將達400架。“利用奇瑞在發動機自主研發上的優勢,將來在鉆石飛機上搭載自主研發的飛機發動機,就能在‘請進來”的基礎上,早日讓‘安徽制造’鉆石飛出國門。”高級工程師洪雨寧介紹,未來在此生產線基礎上,還將研發6座、8座機型。此外,鉆石飛機公司還延展培訓、管理、維修等服務,打造全產業鏈,未來安徽人可以在家門口買架飛機,考個執照飛上藍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