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空難:臺軍方航管刁難塔臺長達12分鐘

復興空難
2014年7月23日,臺灣復興航空一架客機遭遇惡劣天氣,在澎湖墜毀,造成49人死亡。昨天(14日),臺灣檢方終于完成對空難的調查。令人驚訝的是,這起慘劇竟然不僅僅是天災,更是一場人禍。報告稱,當時飛機試圖在一條狀況較好的跑道上降落,但被執勤的空軍上校刁難12分鐘,最終在另一條跑道降落失敗,復飛時墜毀。這名空軍上校和另一名塔臺控制人員已因過失致死罪被起訴。
官僚拒撥跑道 不理飛行員求助
據臺媒報道,2014年7月復興澎湖空難致49人遇難,臺灣澎湖地檢署昨偵查終結,認定復航正副駕駛未遵守標準作業程序進場、重飛,加上天候變壞,釀成空難,兩人因已遇難,不起訴;另臺灣空軍馬公基地高勤官荊元武及馬公機場管制席李政峯,在客機導航進場過程也有疏失,尤其荊元武先拒絕復航降落在較佳跑道,后又在塔臺督導請求放行時大打官腔,刁難長12分鐘,最后仍拒絕,致客機失事。澎檢昨將他和李政峯依業務過失罪嫌起訴。
高市府“環保局”司機陳正龍在空難中不幸喪命,他是家中獨子,陳母何美惠昨得知起訴,崩潰痛哭:“有罪的人一定要定罪,我等這天等很久了,老天總算有眼!”她泣訴:“永遠無法原諒復興航空以及荊元武和塔臺人員。”她只求還原真相,盼勿再發生錯誤。
復興航空編號GE222的航班,2014年7月23日傍晚從高雄小港機場飛澎湖馬公,疑因臺風麥德姆風雨過大造成飛機降落不順利,重飛失敗,墜毀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機上包括正駕駛李義良(60歲)、副駕駛江冠興(39歲)等49人罹難、9人重傷,另波及10棟民宅導致5人輕傷。

時任臺灣空軍馬公基地高勤官的荊元武(資料圖)
打官腔長達12分鐘
澎湖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周盟翔指出,馬公機場僅一條跑道,兩端分別朝向北北東及南南西方向的02、20跑道,02跑道配置著陸儀器降落系統ILS,落地能見度最低限制800米;20跑道配置VOR(距離及方向導引儀器)非精確進場系統,落地能見度1600米,空難當天復興駕駛申請由20跑道轉換02跑道未準釀禍。
檢方查出,事發時荊元武(49歲)擔任“空軍”馬公基地高級值勤官(高勤官),有權決定馬公機場跑道使用方向;與荊通話12分鐘的臺灣“民航局”高雄近場管制塔臺李姓督導,則負責協調高雄、馬公飛航及機場管制。另一被告李政峯(37歲)為馬公機場管制席,提供空航機氣象資料及頒發飛機起降許可。
檢方表示,荊元武不熟悉民航機使用02及20跑道降落的最低能見度標準,違反“飛航管理程序”規定,無正當事由卻遲不同意復興客機使用有較佳導航系統的02跑道降落,轉而使用20跑道降落,以致發生空難。

復興航空機長李義良

復興航空副駕駛江冠興
語氣消遣一再推托
檢方調查,空難前約半小時,李姓督導接獲通報指復航航班因天氣極不穩定,要求降落02跑道,卻遭荊元武拒絕。李姓督導多次轉達復航請求,盼軍方同意在02跑道降落,荊卻一再推托說:“天氣是合規定,怎么會沒有辦法降落呢?”
荊還說:“應該不是天氣的關系吧,應該是裝備的關系吧!”李姓督導只能不斷說:“是是是……跟你報告一下,天上的飛機看的天氣比我們在地上觀測的,他一定是選擇比較安全的地方落地嘛,所以說他會跟我們請求一定是有他的原因。”
就在兩人一來一往間,李姓督導報告20跑道又可使用了,荊還消遣:“又可以是不是?”并說:“我自己也飛行嘛,我也飛了快三千小時,我走這個飛行航道,想說與事實不符的時候,我要負這個責任,不是在找麻煩。”
荊還不忘強調:“他提了需要,還是要我決定嘛,決定他要不要正確落地。”當時有四、五十條人命懸在半空中,荊推拖拉的語氣令人氣結。
涉犯業務過失致死
檢方表示,至于擔任馬公機場塔臺管制席的李政峯在航班后來不得已降20跑道時,未通知跑道能見度由1800米降至500米,未達起降標準,影響正副駕駛是否重飛判斷,也未提供20跑道視程及辨識跑道環境所需的目測參考,以致失事。
律師李學鏞表示,荊元武及李政峯所涉《刑法》業務過失致死罪,最高可處5年徒刑。
臺灣“民航局”昨指出,依今年一月飛安會報告,澎湖空難主因是復興航空機組員未遵照標作業程序,塔臺天候資料提供問題僅是風險因素,并非釀禍主因,檢察官有其考量,臺灣“民航局”會尊重并配合調查。
跟臺灣軍方溝通須人脈
長榮大學航管系副教授黃泰林表示,澎湖軍民合用機場是由臺灣軍方主導, 臺灣“民航局”塔臺要跟軍方協調,未來應有更好溝通管道,避免發生類似悲劇。不愿具名的飛安專家表示,合用機場發生臺灣軍方刁難民航塔臺人員業界都知道,民航機常得動用人脈去跟軍方溝通,甚至用求的。不愿具名的飛行員表示,復航當時若能從02跑道降落,大不了沖出跑道,起碼仍可安全降落,臺灣軍方的刁難很有問題。
馬公航空站主任洪建男昨表示,去年臺灣“民航局”已在20跑道端增設ILS儀降系統。復航表示,盼相關機關還原事發經過并厘清責任歸屬,復航虛心接受各界指正。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