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航電磁環境屢遭外界破壞
機場區域、飛行航道、導航臺等周邊一定距離內建高壓線、高樓,甚至種植高大植物、放置醫療設備等,都可能干擾民航無線電信號而危及飛行安全。湖南省將為民航劃出電磁環境保護區——
民航電磁干擾日趨增多,讓民航飛機安全起降
5月10日,湖南省經信委與民航湖南監管局聯合舉行聽證會,就正在制訂的《湖南省民用航空電磁環境保護區管理規定》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聽證會上,省經信委介紹,隨著湖南省經濟社會和民航事業快速發展,航空專用頻率受外來信號干擾日趨嚴重,特別是破壞民航電磁環境的行為呈增長態勢,導致民航安全運行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嚴重影響飛行安全。
民航湖南空管技術保障部主任趙堅介紹,對民航飛行安全產生影響的信號干擾分“無源干擾”和“有源干擾”兩類。
“無源干擾”是指本身不產生、不發射電磁信號,但對民航系統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產生干擾。包括超高建筑物、高大植物阻擋無線電信號順暢傳播等。
“有源干擾”則是指其他各類無線電臺站,包括地面通信、導航、氣象臺站、非法電臺等,發射的無線電波對民航無線電信號產生干擾。
近年來,湖南省民航電磁環境屢遭外界破壞。
處于京廣航道上的醴陵導航臺,因周邊大興土木,造成該導航臺無線電波傳輸受到干擾;滬昆航道上的芷江導航臺,也因周邊建筑物超高,影響其信號傳輸;尤其是位于寧鄉老糧倉的導航臺,是飛機進出長沙黃花機場極為關鍵的節點,因周邊農網改造導致電磁環境受到破壞。
上述導航臺,直接為民航5條航線提供導航服務,每天有上千架飛機需要利用這些導航臺“指路”,一旦其電磁環境受到破壞,危害相當嚴重。
“對民航電磁環境給予專門保護十分必要。”趙堅表示。
切實凈化民航電磁環境
聽證會上拋出的民航電磁環境保護“征求意見稿”,對我省民用航空電磁環境保護區的劃定、管理和保護,都作了具體規定
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為例,其跑道兩端各延長2018米、跑道中心線兩側各延伸500米的矩形區域為機場電磁保護區;其飛行區域電磁保護區則涵蓋東至瀏陽市永安鎮蚌塘村、西至芙蓉區東岸鄉合平村、南至長沙縣黃興鎮沿江村、北至長沙縣果園鎮田漢村后山的矩形區域。
按照電磁環境保護要求,這些區域內,不得設置干擾民航電磁環境的任何設施,設置有可能產生干擾信號的,必須事先經相關部門批準認可。
另外,對全省現有19個民用航空無線電臺(站),也提出了明確的保護區域。一般以無線臺(站)中央天線為中心,半徑500米至5千米范圍內為該臺(站)電磁環境保護區。保護區內禁止從事影響電磁環境的行為,比如,不得種植高大植物、存放金屬堆積物,不得從事掘土、采砂、采石等改變地形地貌的活動。
共同構建和諧電磁環境
聽證會上,20名聽證代表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為營造良好民航電磁應用環境積極建言。
來自民航監管、機場、空管等部門的代表,一致認為,切實加強民航電磁環境保護勢在必行。
來自移動、聯通、電信等部門的代表則認為,機場是通信使用高頻區域,各類通信基站發射的無線電波與民航飛行無線電波如何和諧共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聽證代表、湖南聯通網絡規劃與優化部副經理李紅艷介紹,按照“征求意見稿”的劃定,該公司有100個基站處在民航電磁環境保護區內,這些基站每天為7萬多用戶提供信號支持。但這些無線電信號并不會對民航安全造成影響,如何使這些基站繼續為用戶提供服務而不與民航無線電信號沖突,需要進一步溝通協調,希望雙方和諧共處。
南岳機場航務部吳嘉敏提出,機場電磁干擾可能是瞬間的,但影響和危害很大。希望無線電監管部門提高技術手段,快速、準確排查非法電磁干擾源。
來自寧鄉縣老糧倉鎮政府的李凌海、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鎮政府的張華東,不約而同地希望各相關職能部門加大電磁環境保護宣傳,“讓老百姓知道身邊的無線臺(站)是干什么的,哪些行為會對其電磁環境產生破壞。”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