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從浦東國際機場親身經歷看安檢管理與服務問題

上海浦東機場。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韋毅 圖
事件經過:
10月28日,本人乘坐中國東方航空航班,由新加坡經上海浦東飛往北京。由于當日新加坡飛往上海浦東的前序航班延誤了兩個多小時起飛,導致本人在上海浦東中轉銜接至后續飛往北京的航班時間非常緊。
待前段航班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后,東航地面中轉服務的工作人員帶領著我們幾名后續航班(注:分別到幾個不同國內目的地)時間緊迫的乘客一路以最快的速度通過辦理完出關手續通過中轉廳并抵達浦東機場國內出發安檢大廳,此時是早上八點一刻左右。在這期間,由于有其他三位旅客臨時決定改簽后續航班,所以最后只剩我和另外一位后續去山東的旅客進行安檢。
在安檢大廳,東航地服中轉人員向急客通道安檢人員說明情況并查看過登機牌后,單獨將隔離帶拉開并帶領另外那位旅客和我到安檢門處,在向排隊旅客說明后進行安檢。結果,安檢工作人員又看一眼本人后段航班登機牌后,就讓我重新去排隊,說因為本人航班登機時間比那名一起中轉的乘客要晚10分鐘。
本人退回到排隊區域入口(注:急客通道和旁邊頭等、公務兩艙通道的“S”型安檢等候隊伍均已排滿甚至溢出),然后和站在一旁站著的一位身著安檢制服的女士說剛才開通道帶我們的也是你們安檢的人,結果她上來就很不耐煩的說:“是其他旅客不同意你插隊。”(注:她全程都沒和我們在一起,一直在急客通道入口處呆著,自己根本都不見識整個經過,憑什么信口開河說是其他乘客不同意我插隊?)
我說:“之前東航地服的人也告訴你們具體情況了,而且剛才開通道放我們進去并帶到安檢口的也是你們安檢的人。”
她態度極差甚至帶有吵架情緒的說:“你東航人帶著的有本事就去找東航去啊,我們安檢就這樣。”
本人懶得和她計較,直接問:“你們安檢值班領導在嗎?”
她態度惡劣的回了句:“我就是領導。”
后來,本人沒有搭理她,看離她兩三步距離還有一位年紀稍長的男性安檢工作人員站在一旁。我就上去問:“您是安檢值班領導嗎?”
那位年紀稍大些的安檢工作人員認可。我就反映了剛才的情況,最后得到的回應雖然沒有更多實質性的解決,但是起碼態度相對較好的告知上海這幾天航班不正常,安檢人比較多,與其在那里糾結,還不如盡快重新排隊過安檢。
由于安檢重新排隊,最后導致還沒排到過安檢,就只能重新回到浦東機場一層中轉廳再去辦理后一段航班的簽轉手續。
作者觀點:
實際上,站在一名每年搭乘上百次航班的旅客角度,我從來不把機場安檢視為服務行業,因為他們更多的職責是確保民航安全。同時,機場安檢工作繁重、從業人員普通壓力較大,這些也都值得大家予以理解,所以本人在日常出行中向來很配合機場安檢的日常工作。
然而,此次事件讓我非常不滿的是,盡管本人從不認為機場安檢是服務行業,但是它畢竟是個窗口行業,我想這點任何人都無法否認。那么,對于一個窗口行業來說,當其工作人員面對旅客時,應該有起碼的職業素養和良好的工作態度,更別說諸如事件中的信口開河和將自身問題扣在別人身上(比如,整件事與東航根本無關,根本就是浦東機場安檢自身管理混亂,那位女性安檢工作人員憑什么讓我去找東航?)等無良行為。那么,請問浦東機場安檢部門,你們工作人員如此對待旅客,又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呢?
另外,如昨天上午安檢排隊的“盛況”,請問造成這一局面是否也說明你們的管理水平、應急能力、資源配置有很多問題呢?據在浦東機場運營的多家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告知,浦東機場國內出發安檢每天上午早高峰大排長龍的情況早已不是一天兩天,那么既然這一情況已經持續很久,為什么相關管理部門不考慮去解決這一矛盾?
當然,諸如浦東機場這樣的問題在國內其它一些機場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那么對于一個典型的窗口行業來說,我國機場安檢的管理與服務又該何去何從?這個問題也是時候讓整個行業去思考了……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