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Wifi標準混戰 航空公司陷入兩難
4月14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空中Wi-Fi正在興起,有望給乘客帶來更好的網絡連接,并為銷售這種系統的公司帶來巨額財富。有了衛星發射的Wi-Fi信號,飛機上的網絡速度變得很快。航空公司將發現,乘客可以更低的價格獲得與地面互聯網一樣的連接。 但相互競爭的系統和標準如Ku波段和Ka波段的快速發展,讓航空公司犯難:應選擇哪個?
給一個機隊安裝這些系統可能需要數億美元,航空公司不想看到因技術更新太快其投資迅速過時。這使得一些航空公司在簽約上比較謹慎。
夏威夷航空的首席財務官彼得·英格拉姆(Peter Ingram)表示:“我們不想最后成為另一個Betamax”,他指的是索尼視頻格式Betamax最后輸給了VHS,讓很多消費者買了沒用的系統。夏威夷航空還在考慮選擇哪個系統。
在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聯后,機載網絡連接的迫切性也得以加強。各國搜索團隊在印度洋上繼續尋找失事飛機的殘骸,如果飛機駕駛艙能安裝實時傳輸數據的衛星系統,搜尋工作可能要容易的多。
全球市場
美國機載互聯網市場去年11月獲得巨大推動,當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允許乘客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取消了在起飛和降落時禁止使用的規定。雖然此舉未在全球廣泛推廣,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行動預計可導致放寬設備和帶寬的使用。
美國飛機約40%都安裝了Wi-Fi,競爭轉向了讓不斷擴大的全球其他國家的飛機也聯網,以及升級現有機載網絡。調查公司IHS稱,全球安裝了Wi-Fi、移動服務或兩者都有的商業飛機數量,預計在未來10年將增長3倍多,從當前的4000架增長到14000架,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亞洲。
即使增長3倍,到2022年全球也只有一半的飛機聯網,說明新系統需求可以持續保持很長時間。美國飛機多數需要升級才能訪問衛星網絡,因為很多飛機當前裝備的是接收地面發射信號的設備,通常速度比衛星設備慢。空客營銷高級副總裁克里斯·艾默生(Chris Emerson)表示:“未來乘客任何時候都能聯網,但費用必須低甚至免費。”
更快速度
衛星技術可使機載連接速度提高7倍,明年達到70MBPs,足以在4分鐘內下載時長2小時的高清電影。不過,這個帶寬需要機上所有乘客共享,而飛機上一般有200多人。衛星也可向亞洲和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市場服務,并擴大美國和歐洲市場已有的服務。
投資者預計,全球擴張和速度的提高將推動服務的使用,并讓服務商和航空公司分享收入。這也將推動硬件銷售,因為航空公司要為飛機安裝天線、無線電接收機和路由器。例如,Honeywell生產的機身天線可連接Inmarsat公司提供的運行Ka波段的Global Xpress網絡。
在演示GX系統時,Honeywell表示該系統可在全球任何位置持續提供50Mbps的網速,計劃今年夏天在自己的飛機上測試,中國國航預計在年底或明年初開始試運行。Honeywell的GX產品營銷主管約翰·布勞頓(John Broughton)表示:“2015年當服務上線時,GX將成為真正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另一個競爭的標準Ku波段,使用更低的頻段。雖然在某些區域可獲得比Ka波段更高的帶寬,但專家們稱,其總體連接性不如Ka持續,特別是在海上長途飛行中。Gogo公司推出了2Ku系統,使用ThinKom Solutions生產的特殊雙天線,速度可達到70Mbps,而當前系統只有3-10Mbps。Gogo也提供Ka波段衛星連接,在美國開發的是地面基站技術。
Betamax風險
系統的改進意味著客戶將需要更好的連接。一些經常坐飛機的人稱,他們會根據有無Wi-Fi選擇航班。去年6月Gogo上市的聯合承銷商之一Evercore Partners的分析師喬納森·希爾德克勞特(Jonathan Schildkraut)稱:“這成了一種賭博。”
系統的多變性使航空公司難以選擇,因為選擇一個技術要冒過時的風險。夏威夷航空的英格拉姆稱,系統的選擇和成本非常重要,因為多數乘客是在度假,他們不想被公務纏身。他表示:“在跨太平洋飛行時,Wi-Fi領域技術依然在發展中,因為我們還未做出最后決定。”
德國航空公司漢莎航空深知這種風險。原先該公司與波音開發機載Wi-Fi的部門Connexion合作,該部門早在10年前就經營該業務,但未能吸引足夠的客戶。漢莎航空CEO克里斯托弗·弗朗茨(Christoph Franz)稱:“我們有點不幸,我們花了數百萬美元給飛機裝系統。”此后漢莎航空為超過90%的干線飛機安裝了衛星網絡。
但其他飛機需要一步一步來,空客A321飛機約30%安裝了可向掌上設備傳輸機載服務器內容的系統,但不能連接互聯網。弗朗茨稱:“我們需要好的提供商,但我們不想讓客戶等。”他預計所有飛機都安裝需要數億歐元投資。他稱:“我們準備這么做,但我們必須考慮成本。我們要看哪個系統最后被證明是最快最廉價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捷星亞洲在香港推出網上值機服務
- 下一篇:外籍旅客機場遺失背包 求助民警20分鐘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