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客機提供無線網絡服務是航空發展大趨勢
如果你是一名“空中飛人”,要讓你在有更好的座位、更寬的空間和可以提供快速、穩定的無線網絡服務這兩者之間做個選擇,你會選哪一種?美國航空航天公司霍尼韋爾(94.22, -0.17, -0.18%)的調查結果顯示,近90%使用過空中無線網絡服務的乘客愿意犧牲舒適的座位,來換取無線網絡服務,甚至還有一部分乘客愿意為此放棄使用衛生間。
在信息產生價值的時代,旅客對空中無線網絡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遨游云端的旅客利用空中無線網看新聞、刷微博(20.06, 0.54, 2.77%)、發郵件、進行股票交易和網上購物等,既可以有效利用時間,還能給乏味的旅程增添幾分愉悅。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安裝了無線局域網絡或移動通信服務的商業飛機數量約在4000架左右,其中美國約有1500架。預計未來10年內,這個數字在全球范圍內將增長3倍之多,而亞洲將成為主要增長區域。
目前,空中無線網絡服務大體上分為兩種模式——地面基站模式和衛星模式。前者主要是利用布設在航線沿線或指定空域的地面基站對空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形成空地通信連接。該技術的優勢在于不用經常切換基站,成本低、速度快。不過,當飛機飛經沒有基站的海上或偏僻地區時就無法提供上網服務了。
衛星模式又分為兩種波段的通信系統。其一是海事衛星通信系統,目前使用的是第四代產品,帶寬為每秒864千比特,正在開發的第五代海事衛星據稱能提供高達每秒50兆比特的帶寬服務。其二主要用于廣播電視轉播的通信系統,常見的帶寬約為每秒3兆至10兆比特,因各國頻率不同,國際航班在進行信號頻率切換時經常會出現信號延遲現象。
鑒于空中無線網絡能夠建立飛機客艙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因此有人擔心,這種聯系可能會加大恐怖分子發動襲擊的風險。不過,也有人認為,正因為有了這種聯系,地面運行控制部門可以加強對客艙安全的監控和處置,這反而能降低恐怖襲擊的風險。
無論選擇哪種網絡服務模式,航空公司都需支付巨額費用。更為糾結的是,由于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任何一種模式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淘汰。由此可見,網絡服務要從地面擴展到空中,當前最大的問題在于統一地空互聯技術標準,并大幅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
未來客機提供無線網絡服務,已是全球航空業發展的大趨勢。目前,約有一半美國航班可以使用無線網絡。美國電信運營商電話電報公司計劃2015年在飛機上實現第四代無線網絡覆蓋。雖說不免費,但又有多少人能拒絕在高空中快速“沖浪”的誘惑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