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罄竹難書在巴西老外買不了折扣機票
“雖然趕飛機采訪好辛苦,但能在飛機上看到比賽,也馬馬虎虎了!”
“別吵了,看球看球!”
張葉 繪
做體育記者十幾年,跟著比賽到處跑,國際國內飛來飛去,早成了家常便飯。
常言道有備無患,考慮到巴西85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和相隔數千公里的12個賽場,來世界杯前足足做了數日功課,從勘查路線到預訂機票,基本“理論結合實踐”地做到了心中有數。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沒能做到“機票在手走遍巴西”,轉場于各城市機場時的種種“奇葩遭遇”罄竹難書。就連記者這個常自詡為“老江湖”之人,也不由得感慨,“人在囧途”的稀罕事不止在電影里才會發生。
1、 機票貴
打折機票老外買不到
賽事接近尾聲,可以階段性地做一下采訪總結了。總體來說,小組賽雖然賽事密集、跑起來辛苦,但時間地點早已確定,加之在國內時就排好行程訂過機票,只要按部就班隨著計劃走,基本能保證順風順水。剩下的16場淘汰賽,才是真正考驗智商和人品的事情,尤其是往返比賽城市的機票,搶手程度甚至不亞于比賽門票。
借著世界杯發財的商家不少,但最沒有技術含量且穩賺不賠的,恐怕非巴西的航空公司莫屬了。除了漲價還是漲價,在世界杯期間的“賣方市場”,消費者別說討價還價,就連貨比三家都沒了可能。就拿一張里約往返瑪瑙斯的機票來說,平常只需要400雷亞爾左右,賽事期間猛漲至1500雷亞爾以上,翻了三番不說,還完全是“緊俏商品”的節奏,動作稍有遲緩,為數不多的幾張剩票就可能被別人搶走了。
另一個不利因素是,向國際足聯申請的淘汰賽媒體票,在賽前兩天才能得到確認,這時的機票價格通常已達峰值。為了不錯過采訪,記者們只能伸直脖子,結結實實地挨上航空公司的一刀了。
不過,針對本國居民的正常需求,航空公司還是有些優惠政策的。在當地的一些票務網站上,仍然可以訂到價格相對較低的機票,但先決條件是,購買者必須擁有巴西國民每人一個的稅號。1/8決賽前,記者曾試圖用借來的稅號,訂購去巴西利亞的機票,但提交訂單后不久就被對方“識破”,不僅訂到的機票被通知取消,而且信用卡上劃走的錢至今不知所蹤。沒辦法,只能去樓下的代售點,以幾乎翻倍的價錢重新買回一張,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又一扛鼎力作。
2 、不靠譜
安檢形同虛設登機口說換就換
別看機票錢沒少花,坐飛機時的待遇可一點兒也不高,就拿登機牌來說,薄薄的一張紙,摸起來就像超市的購物小票。國內的卡片式登機牌與之相比,簡直就是來自外星球的高大上產物。比“超市小票”登機牌更不可思議的,是巴西機場形同虛設的安檢。安檢員掃過登機牌上的條碼后,基本就是乘客的自由活動時間。除了刀具槍械不能通過掃描儀外,其他一切幾乎都可以隨身攜帶,不要說礦泉水、洗發精,就是整整一箱紅酒,記者也曾在里約機場親眼目睹一位大姐堂而皇之地帶上飛機。而在我們看來至關重要的身份信息查驗工作,竟然是在登機口上飛機時,由檢票員順便掃上一眼身份證或者護照,就算完成了。
在國內養成的提前兩小時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的習慣,在這里也得不到什么實惠,因為時間太早,這時換到的登機牌,不會有登機口的信息。若想不錯過航班,只能找張顯示屏附近的座位坐下來,不時盯著屏幕上的滾動信息。其實,就算登機牌上寫得清清楚楚,也很難保證“對號入座”,坐過幾次飛機,才知道臨時變更登機口是這里的家常便飯,而且廣播里的葡萄牙語通知對我們這些老外來說毫無用處。除了跟著屏幕的顯示,游走于可能出發的登機口外,簡直別無他法。
一句話,在巴西坐飛機,想在機場打個盹是完全不靠譜的,只要稍有疏忽大意,隨時都有被“甩客”的可能。
3、 混合區
抵達候機都在一個地方
幅員遼闊又沒有鐵路交通,坐飛機便成了巴西人出遠門的主要出行方式,支線航空因此非常發達。一般而言,巴西的航班沒有“經停”一說,稍遠一點兒的路程,都需要至少一次轉機,乘客一手拎著行李,一手掐著好幾張登機牌,像上下公交車般地到站換乘,成了巴西機場獨特的一景。
與國內遍地的“國際機場”不同,除了里約、圣保羅、巴西利亞等個別地方,巴西其他城市的機場一般都“不與國際接軌”,兩層跨度不大的小樓、臨近市區是它們的典型樣本。好多機場甚至連擺渡車都不預備,飛機停在距離不遠的停機坪上,乘客出入自由地上上下下,簡直比坐地鐵還輕松自在。
地方本就不大,再加上換乘的人多,“抵離混合”就成了巴西機場的另一大特色,抵達乘客要先進入候機區與出發乘客“會合”,然后才能從出口離開。不過,“混合區”在方便了換乘者的同時,也給初來乍到者添了不小的麻煩。在巴西利亞機場,記者就曾因指示牌不明顯,在候機區內轉了兩個來回,才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找到出口。當然,隨著巴西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這樣的小機場顯然已經無法適應大城市的新需要。最近幾年,里約、圣保羅、貝洛奧里藏特等城市,都在遠離市區的地方,蓋起了新的大型國際機場。如果不幸買到分屬兩個機場的換乘機票,那可就真是中了頭彩,一名福建記者去阿萊格里港采訪,就在經停圣保羅時遇到了這種情況,從Viracopos到Guarulhos足有113公里的路程,盡管有免費的機場大巴連接,但相當于又坐了一次長途汽車。
4 、世界杯
飛機上也能看
人們之所以如此淡定地輾轉于各個機場之間,其實跟巴西航班嚴格遵照時間表運行不無關系。按點起飛、準點降落,幾乎分秒不差。若非是親身經歷,真的很難在巴西人的“慢生活”,與航空公司的“準節奏”之間畫上等號。
巴西的航空公司不少,常見的就有天馬、高爾、阿祖爾等四五家,其中高爾和阿祖爾是類似于國內吉祥、春秋的廉價航空。不過,機票價格盡管便宜,但這些公司的規模卻一點兒也不小。不但在各個機場有專門的值機柜臺和登機通道,就連值飛的客機,也都是世界聞名的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生產的最新型噴氣式飛機。一排四座、不設頭等艙,每名乘客面前都有一部獨立的液晶電視,通過衛星天線,可以觀看直播的48套電視節目。
世界杯期間,阿祖爾公司與轉播商簽訂合同,將賽事直播搬上了萬米高空。這一“獨門秘籍”為他們在比賽期間招攬來了更多生意,7月5日去薩爾瓦多采訪荷蘭與哥斯達黎加的1/4決賽,記者就是在阿祖爾的航班上,完整地觀看了阿根廷1比0戰勝比利時的比賽。
比賽結束,飛機落地,心滿意足地奔赴下一個賽場。細想想,原來人在囧途的采訪,也會有科技改變生活的快樂,這一切又何嘗不是世界杯的恩賜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