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南航
——新疆分公司員工餐廳之名菜“大盤雞”簡介
新疆,中國的最西端,這里有著最久遠的食物傳播史,世界各地的食材和香料在此匯集。不同地域的食材,為一種美食的誕生提供了條件。整雞剁件,青紅尖椒和土豆切塊,糖炒至焦黃,放入雞塊,依次加入川味中標志性的辣椒,甘肅人鐘愛的土豆,再用先炒后燉的中原做法,讓肉和菜相互浸潤。鮮美的雞湯與土豆中的淀粉形成豐盈的湯汁,最后放入陜西特色的褲帶面,五味俱全。大盤雞不斷變化融合,滿足著不同籍貫勞動者的味覺需求。新疆的大盤雞,不僅承載著香料和食材,還見證了各族群的智慧在美食上的碰撞。
大盤雞最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起源于新疆伊犁沙灣縣,以粗獷、美味、豪放以及雞肉的原香而著稱。對于南航新疆分公司的員工們來說,在每周的午餐食譜上,正宗美味的大盤雞是不可缺席的重要一員。大盤雞講究的是全雞入盤,熟練的食客會把每一個部分都找到。沒有直徑一尺的大盤無法裝下,故名“大盤雞”。大盤雞上菜時,一只尺盤上來,蔚為壯觀,散發出垂涎欲滴的誘人濃香。
大盤雞制作的主料是新疆當地不大不小的土雞、柴雞、三黃雞,肉雞雖然便宜,但肉質、口味顯然不如上述雞種。其制作方法雖頗有講究,但并不復雜。先將雞洗凈,去掉雞的五臟六腑,以免肢解時破損,然后裝入保鮮帶,放進冰箱冷凍室冷凍24小時以上。之所以選擇鮮雞冷凍而不是鮮雞,完全是為了排酸和殺滅寄生蟲。因為剛宰殺完的肉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鮮肉,真正的鮮肉是對肉進行冷卻排酸后的成熟肉。經過冷卻排酸處理后,可將這些有害物質排放出來,在排酸的過程中也同時起到了消毒和殺滅微生物的作用。需要提示的是肢解和冷凍的順序不能弄反,否則,整雞冷凍后,很難化開,很難肢解。隨后將土豆切塊、紅尖椒、綠尖椒切小塊,不要用紅綠青椒,因為本菜要辣才有味兒。一般來說,土豆和紅綠尖椒的總量應達到雞重量的30%~40%。調料的選擇豐富且易取,朝天干辣椒、姜、蔥、蒜,黃酒,八角1~2枚,花椒少許,肉桂少許,糖少許,食鹽。
接下來就要隆重的推出大盤雞的烹飪秘笈了,將凍好的雞自然化開,或微波爐解凍;植物油下鍋(約100g),下花椒,煎出香味后,關火,去除花椒;再開火,下入姜和朝天干辣椒,待煸出香味,倒入雞塊,翻炒5~10分鐘,直到雞塊褪去紅色;加入料酒、醬油、適量水、鹽,大火燒開,然后調至中小火,下入八角、肉桂、蔥、蒜、糖,咕嘟10~15分鐘,此時已經香氣肆意了;下入土豆塊,翻炒一下,繼續咕嘟10分鐘左右,如覺水少,可加少許開水,不要加冷水。土豆燉熟的標志是由白或淺綠色變成黃色,待土豆成熟后,加入紅綠尖椒,好看又好吃,翻炒3~4分鐘,不可太長,以免尖椒稀爛,即可關火;此時再下入切好的蒜末少許,翻勻。OK!噴香的大盤雞就可以出鍋了!
大盤雞的吃法也頗有講究,先吃雞,后吃土豆,待其慢慢浸潤了雞湯的美味,比之雞肉有過之而無不及,待這兩樣吃得差不多了,剩下雞湯和紅綠尖椒,開始煮面,面要下成1~2厘米寬的寬面條,西北謂之“皮帶面”、“褲帶面”、“扯面”等;待面出鍋,下之雞湯中,其間美味無以言表!最后還可以再來點面湯,溜溜縫兒,肚子便吃圓了。
新疆的大盤雞,其色澤可與印象派繪畫大師的用色相媲美,如此燦爛,如此熱烈,如此在含蓄中透著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奔放。香氣自然是繞梁三日不絕,撲鼻而來,鉆入五臟六腑,然后順著全身各個毛細血管、從頭到腳做著環游運動。雞鮮嫩爽滑絕而不膩口,帶著淡淡的酒香和夠勁的辣椒香,土豆外皮焦脆,中芯入唇即化,綿軟而甜潤,湯汁更是鮮美難抵,此生吃了大盤雞,夫復何求?
責編:admin2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深航8月新增深圳綿陽航班
- 下一篇:“黃山屯溪機場”更名“黃山屯溪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