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東航首次空中免費上網體驗報告
“遠離地面快接近三萬英尺的距離,思念像粘著身體的引力……”每次在飛機上,就會想起老爹的這首滄桑情歌。不過,以后空地互聯將不再成為思念的障礙。
今天是東航第一個wifi航班商業測試飛行的日子,此時此刻,小圈正在三萬英尺的高空刷著微信,向大家匯報空中上網的實際體驗。
小圈現在所搭乘的,是東航從上海飛往北京的一架空客330客機,用工作人員給的密碼,登錄IPAD上網。要在這架飛機上網,只能在飛機的空中平飛階段才能實現,并且只能使用筆記本電腦、pad等,航程中依然不能使用電話,因為目前國內民航法規還沒有修改,在飛機上不可以使用手機。
工作人員給的測試飛行邀請函
在飛機上與地面朋友進行視頻通話
無人陪伴兒童正在飛機上跟地面的家人進行視頻通話
根據保障飛行安全及業務監管政策的要求,飛機上的衛星通訊及客艙內WIFI設備在飛機起飛后爬升到10000英尺(也就是約3000米)高度后自動打開,而當飛機下降,高度低于這個數值時,以上設備將自動關閉。
同時,為了保障旅客及飛機飛行的安全,當飛機遇到氣流出現嚴重顛簸,或者出現繼續提供網絡服務可能影響飛行及通訊安全的其他情況時,以上設備也可能會短時自動關閉。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上網速度吧。總體來說,網頁微信無障礙,視頻有時有點卡。東航此次使用的是Ku頻段傳輸的衛星高速寬帶上網,理論通訊速度為50M, 但由于在信號傳輸過程中損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際衛星與飛機間通信的最大帶寬為32M。同時,實際上網速度體驗,還會受到一起上網的人數,地面網絡速度,網站個體差異等不同因素的影響。
而根據東航前期內部飛行測試的情況,按照A330機型大部分旅客(約200人)同時上網來看,旅客能夠實現網頁瀏覽、微信互動、空中購物等基本上網功能。如果40-50人同時上網,除實現以上功能以外,還能完成空地視頻連線、網絡視頻播放等功能。
不過,由于衛星通信數據從飛機經衛星傳輸到地面站,再由地面站返回數據,需要經過近十萬公里的距離,同時,衛星通信網絡鏈路遠比地面網絡復雜,因此,在飛機上初次登陸網站時,可能會出現約一秒左右的延遲。
另外關于收費問題,由于目前還是商業測試飛行階段,東航與中國電信暫不向旅客收取上網費用,預計商業測試飛行將持續到今年9月底,也就是說,未來的兩個多月,大家往返京滬航線,有幸坐到東航的這架330,就有望享受免費上網。
按照東航的說法,前期只有乘坐這架飛機型號為B5930的空客A330飛機才可能享受到空中上網體驗,而且每次會放出20-30個旅客名額免費體驗WIFI上網功能,后期會逐步增加。體驗名額發放的辦法,將主要通過其官方微博抽取。
此外,東航還在申請在國際航線上開展空地互聯測試,今年9月起,東航將陸續引進20架波音777飛機,新的飛機全部具備空中互聯網服務的軟硬件要求,東航將在此基礎上逐步改裝遠程寬體客機,讓旅客在東航遠程長航線上也有機會享受空中上網。
不過,在飛機上實現空地互聯服務,成本是很昂貴的,遠高于地面互聯網服務的成本。目前,東航與中國電信正在加緊研究空中互聯網未來商業模式,希望能通過商業模式的探索與優化,為旅客提供價格盡可能合理的空中互聯網服務。
說太多也沒用,專業范和技術控們要想深入了解更多背景資料,請點擊“航旅圈”今天推送的其他幾篇文章。
重點推薦來了,看看小圈第一時間發自空中的視頻吧。
責編:admin2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