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橋機場春運青年志愿者活動側記
提供咨詢服務
每天早晨九點開始,合肥新橋候機廳內就會出現一些頭戴小紅帽、身著紅白藍馬甲、胸佩團徽的年輕人,忙著為旅客端茶送水、引領老人或孩子辦登機牌過安檢。他們都是一群志愿者,一群伴隨春運的“暖冬”人……
“暖冬行動”伴隨春運
2015年合肥新橋機場春運“暖冬行動”伴隨春運同時啟動。青年志愿者主要由機場360多名來自不同崗位的團員組成。繁忙的春運,候機樓每天上萬人進進出出,志愿者在候機樓人流最為交織的地方設置了服務站點,為旅客準備了開水、點心,提供免費電話、充電寶、應急藥品、機場服務手冊,解答旅客的疑問,引導旅客辦理乘機手續,幫助無陪老人和兒童提攜行李,引領旅客辦理登記手續,給到港旅客提供手推車,告知旅客如何搭乘機場巴士等服務。就在筆者采訪志愿者時,前往哈爾濱的周先生從志愿者手中接過一杯熱氣騰騰開水,邊喝邊贊,“不錯,合肥機場想得很周到。”“但在服務中也有被旅客拒絕的現象,比如在幫助旅客提行李的時候,有些旅客會很介意的樣子,似乎不太習慣,但大多數人都非常樂意接受幫助。”中央財經大學志愿者趙魏鵬在接受采訪時說。
志愿者對服務活動體會頗深
據志愿者吳艷艷介紹,每天在服務站點估計要接受旅客數百次咨詢。有一次一名旅客經過安檢后發現自己的一個挎包丟了,自稱包內有不少貴重物品。她領著這名旅客按照進候機樓的路線挨處尋找,最終在辦理登機牌的柜臺邊找到了那個挎包,這名旅客一下子跪在她面前表示感謝。“所以,我不覺得服務是小事,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耐心、熱心和細心,也就是志愿者的個人修養。你的一點點幫助,也可能是你的分內事,但做到位了,就會給旅客帶來很大影響。”
志愿者幫助旅客通過安檢
來自機場消防護衛部的尚凱對自己參與志愿者服務特別榮耀,他說,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很讓人快樂的事。哪怕為客人端一杯水,當別人用感激的眼光或者言語表示謝意的時候,榮耀感會油然而生。況且,合肥已經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機場作為交通窗口單位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和捍衛這個稱號。
“暖冬活動”產生社會影響
志愿活動開始后,來自中央財經大學、重慶大學和合肥一中的三位學生先后主動參與了機場志愿者活動。“我是通過機場的一個熟人得知合肥新橋機場在搞志愿者活動,寒假期間也沒什么事情,覺得很有意義就報名參加了,期望通過志愿者活動,為社會做一點小小的貢獻。”中央財經大學趙威鵬同學在接受采訪時說。
“每一名志愿者就象一顆珍珠,如果每一名機場員工都象志愿者那樣微笑、主動、熱情提供服務,那就會串起一串串耀眼的項鏈,志愿活動就會成為‘新常態’。”安徽民航機場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陳斌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