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訂票被網友吐槽:退票費最高100%
資料圖片
3月4日舉行的柏林國際旅交會上的數據顯示,網上預訂持續增長是近年來世界旅游業的一大特點。2014年,全球66%的游客選擇網上預訂旅游產品,這其中當然包括機票預訂。但隨著互聯網在線旅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手機訂票的同時,你是否遇到過“很多坑”的售后問題,比如在改簽、退票時被收取了讓人心塞的高額“退票費”?南都記者了解獲悉,前不久天涯網友就在網上發動了一輪針對“高額退票費”的口水戰。
吐槽一:退票費最高竟然100%
網友“orange999A B C”留言稱,去年10月份,他在去哪兒網上訂了一張從淮安到深圳的機票,但臨時改變計劃不去了,于是申請了退票。“申請的時候才看見上面寫的不退不改,我急忙打人工服務,找了半天也沒有語音提示進入人工,我又打電話給航空公司,航空公司表示可退票,僅收60多塊的手續費。但結果去哪兒網最終僅退了160元加20塊的保險。”1269元買的機票,最后只拿回180元,退票成本1千多元。
網友dugucl也有相同經歷。他也是在去哪兒網訂了三張從杭州到昆明的飛機票。由于身體原因要取消出行,但在網上退票時,總價近4千的票價退票只能退1008元,手續費超過50%。
就在今年春節前,一名上海市民通過去哪兒網購買了由四季旅行網代理商銷售的機票,沒想到就是因為走了這一“間接”渠道,在其退票時,曾一度被要求支付票面費用的100%,后經協商由去哪兒網補上了90%的退票差價。而另一名沈陽市民,在攜程網上以購買旅行套餐的方式預訂了機票。在其退票時,按套餐規定,要收取70%的改簽費。
吐槽二:代理商單方提出不退票門檻
網友orange999A BC表示,在他向航空公司咨詢時,航空公司明明表示,因為是起飛前24小時申請的退票,所以只收取60多元的退票費就可以了。“我不明白為什么航空公司都退了,去哪兒網卻不退,不覺得這樣賺1000多太黑了嗎?”
網友dugucl表示,他也曾給航空公司打過電話,被告之不上機之前退票扣20%的手續費,過了上機時間退票也不過是收30%手續費。然而去哪兒網卻扣了50%。“憑什么這么霸權,簡直比航空公司還牛。我不明白,飛機沒坐3千塊錢就沒啦,這是明搶嗎?!”
南都記者就此向相關在線旅游企業進行查詢,據攜程方面回應,文中提到的沈陽市民的案例,其購買的是具有優惠性質的機票套餐,不僅機票本身便宜,還會額外附贈積分和禮品卡,但同時也會附加一些退票的限制。不過在銷售這樣的產品時,公司都會向消費者提醒退改簽的費用。記者也查詢了去哪兒網案例中提到的代理商四季旅行網,發現網站上的確也標注了這一類機票“只退機建和燃油、不可改期、不可簽轉”的字樣。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一兩年,航空公司持續調低機票傭金,機票代理商只能靠“量”取勝,因此推出很多優惠的機票套餐或特價機票,但同時也會捆綁退票的限制條件,這樣一旦旅客退票,代理商至少可以獲得退票差價的收入。不過這些條款并不是事后追加的,在線旅游企業或機票代理商在銷售這樣的產品時,都會向消費者提醒退改簽的費用或在網站、票面上打出“不改不退”的字樣,比如不少代理商均標注“只退機建和燃油、不可改期、不可簽轉”。
◎律師說法 自認倒霉還是據理力爭?
對于這種情況消費者該如何應對?南都記者就此采訪了陳北元律師。他表示,如果經銷商事先在網上標明了特價票退票所需的手續費,“比如寫明了特價票不能退票,那么即使經銷商最后不退錢給消費者,這么做也是合法的。”可見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維權非常難,只能擦亮眼睛,在購買特價票之前要特別注意經銷商關于退票和改簽的規定,在能接受這些規定的前提下再進行購買。
但北京市正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巖則認為,所謂的“不予改簽”這種條款在法律上叫格式條款,其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無效條款,消費者可以據此爭取自己的權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石家莊機場聯程機票可網上購買
- 下一篇:南方航空推南京至武漢高鐵通 免費乘坐轉機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