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飛機引發科普熱 "小粉絲"南京飽眼福
飛行員戴著南京中小學生編織的花環 顧姝姝 攝
飛行員接受小記者采訪 顧姝姝 攝
現場作畫吸引了不少青少年 顧姝姝 攝
陽光動力團隊工作人員為青少年簽名 顧姝姝 攝
南航學生展示他們設計的無人機 顧姝姝 攝
今天上午,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在抵達南京的第六天迎來了一群熱情的“粉絲”。清晨,數百名中小學生早早來到跑道口,等待一場主題為“與陽光同行、與創新齊飛”的科普盛宴,聽“陽光動力2號”飛行員講科學創新與探索的故事。據悉,該活動由中國科協、瑞士大使館及瑞士陽光動力共同主辦。
13歲航空愛好者從深圳趕來看飛機
早晨7點,一位圓圓臉的男孩兒來到跑道口,他脖子上掛著一臺單反相機。安檢還未開始,他隔著鐵絲網,墊起腳尖,對著跑道望眼欲穿,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眼“陽光動力2號”。一番交談之后,記者了解到,這個孩子叫王宇航,今年13歲。人如其名,他從小就對各種飛行器興趣濃厚。作為不折不扣的飛機迷,家住深圳的王宇航常常會在家人的陪伴下,到香港機場觀景臺欣賞來來往往的飛機。
然而,這并不能滿足孩子對飛機的熱愛。據其父親介紹,孩子五六歲時就去過巴厘島國泰航空看飛機。“我在國泰航空看過波音747!”父親的話音未落,王宇航就報出了飛機的型號,“我還去過華盛頓航空航天員訓練中心、西雅圖波音工廠和新加坡航展。”提到太陽能飛機,王宇航可謂苦苦追隨,據介紹,他曾專門去巴黎科學館觀看“陽光動力1號”。而4月25日下午,他又和爸爸坐飛機趕到南京,只為看一眼“陽光動力2號”,并于26日下午趕回深圳。
“家里有上百架飛機模型,就愛這個。”王宇航父親介紹,2013年,孩子還取得了深圳市中小學航空航天模型競賽模擬遙控飛行賽第一名。
飛行員:我兒時就夢想去遠方探索
“太陽能飛機在高空中飛行會遇到什么困難?”南京后標營小學的一位五年級學生說,他很想知道這個飛機在空中是如何飛行的。在數百名小朋友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中, “陽光動力2號”兩位飛行員貝特朗?皮卡爾和安德烈?波許博格走上舞臺。貝特朗說,當他像臺下的孩子一般大時,就夢想飛行,夢想去遠方探索,小朋友們對未來也有很多期許,一定要付諸行動。
陽光動力團隊市場總監給現場小朋友詳細介紹了這架高科技飛機的特別之處。他說,作為全世界第一架不消耗一滴燃料并可以晝夜飛行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即將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挑戰,從南京飛往夏威夷,連續飛行5天5夜,橫跨太平洋。“全程只有一名飛行員,而且沿途都是海平面,沒有停靠點。”看著臺下小朋友驚訝的表情,他解釋說,飛行員要學習睡覺,每天睡10次,每次只能睡10分鐘,因為如果睡覺時間過長,飛機的方向就難以控制。同時,很多公司還合作研發了特制的食物,既方便在飛機上進食又能保證營養。
該團隊一名叫丹尼爾的顧問說,這次飛行不僅是個人的挑戰,更是全人類的挑戰。當然,飛行團隊并不是盲目冒險。據介紹,飛機上備有齊全的應急設備,如降落傘、可充氣救生艇和幾套氧氣系統,以預防緊急情況的發生。
丹尼爾還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他說,自己與貝特朗相識于1978年。早年,貝特朗玩滑翔傘,而丹尼爾做與熱氣球相關的工作。如今丹尼爾已經63歲,而貝特朗也55歲了,他們一直合作到現在,有將近40年的交情,所以他非常支持貝特朗的這個項目。
南航學生帶來“秘密武器” 飛行員贊“Amazing”
現場,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的研究生展示了自己設計的幾個飛行器。“這個叫X飛行器,它從側面看像字母‘X’,設計靈感來自于神舟飛船的返回艙。”該研究生介紹,而一架名為“紫電”的飛行器一亮相,更令兩名飛行員忍不住大呼“Amazing”。
據介紹,“紫電”曾在國際無人飛行器比賽中獲得特等獎,其利用高壓等離子技術,可以吸收和反射雷達波,達到隱身飛行的性能,目前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據南航機電系學生劉舒霆介紹,“紫電”機翼上布有可以發出紫色電暈的等離子體激勵器,通過釋放等離子體來改變機身周圍的氣壓,從而實現姿態控制,這讓飛機變得十分輕盈,從而提高飛行速度。“如果‘陽光動力2號’安裝我們的等離子體激勵器,一定可以飛得更高、更遠。”劉舒霆說。
此外,光伏專家趙建華博士還為現場小朋友講述了太陽能飛機的原理及光伏應用領域的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伊寧機場新增自助值機系統
- 下一篇:河北航空送出第一張空鐵暢行休息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