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空姐到泉州茶園當“采茶女”(圖)
上周,泉州一有機茶園迎來了三撥美麗的“采茶女”——她們是從空中“飛”到地上的山東航空客艙部的空乘人員。這些美麗的空姐、帥氣的空少,在茶園里體驗春茶采摘和制作,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鐵觀音制作的程序。記者從安溪茶業界了解到,這些年安溪深挖體驗經濟,從“走出去”到“請進來”,讓更多的人深入地了解鐵觀音文化,對推廣泉州茶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這次山航空乘人員的采茶制茶體驗行,是山航與國心名茶共同打造的“空乘人員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研習班”學習內容的一部分。上個月,空乘人員已經來到安溪了解了中國茶葉發展史、烏龍茶發展史以及安溪鐵觀音的發展與工藝、功夫茶茶藝等等基本的理論知識,這次則是實地操作,進一步了解鐵觀音制作工序。國心名茶董事長黃清平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廣茶文化,并將進一步創建儒家與茶道的空中文化交流渠道。
記者了解到,這幾年組織人員到安溪體驗采茶制茶成為各大品牌推廣茶文化的一種新模式,八馬、中閩魏氏、國心名茶等等知名茶企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有機茶園,并推動“茶旅模式”的發展,深受消費者的推崇。去年泉州晚報社的“安溪鐵觀音,香約中國夢”走進安溪鐵觀音采風活動,也邀請到全國40多家主流媒體的70多位社長、總編、主任、記者組成采訪團,深入茶園探尋采茶工藝,體驗茶葉初制,了解閩南文化,進一步領略安溪茶文化和茶產業的魅力。
業界人士表示,這幾年安溪茶行業正從“走出去”推介辦活動、設網點,變為以“請進來”實地參觀、體驗營銷。一些茶企則結合家庭農場,拓展空間推行莊園體驗營銷,在龍涓就有近180個家庭農場;西坪的某個茶葉合作社則邀請消費者在安溪認養專屬茶樹。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