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空姐空少在大陸“打工”滿月 常遇到延誤想法和乘客溝通
2015年6月1日,上海,春秋臺籍空乘許少蘋(右)和王俊壹(左)。澎湃新聞記者 楊博 圖
到6月7日,首批在中國大陸航空公司“打工”的臺灣空乘人員將入職“滿月”。
這批空乘中有空姐也有“空少”,5月7日加盟春秋航空客艙服務隊伍。在春秋,他們按照每天不同的排班順序,服務于90多條大陸航線和上海到高雄、臺北的兩岸航線上。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了這些臺灣空乘。
這份工作和他們目前所生活的上海,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雖然上崗不到一個月,他們已經被大陸遼闊雄壯的風光、不同的美食所折服,也被眾多的方言所困擾,還遇到了以往在媒體上看到的航班延誤時“憤怒的乘客”。
晚上航班延誤到天亮,閉眼就能睡著
脫下空乘制服,換上便裝,許少蘋看上去就像是上海一名普通的鄰家女孩。她來自臺灣,還曾經在臺灣當地電視臺擔任出鏡記者。
聊起在大陸近一個月空乘的感受,許少蘋說,自己還是比較喜歡上早班。
早班5點多就要簽到,4點多鐘就要起床。“我覺得上早班精神還是比較好。”許少蘋說,她也飛過幾次晚班,有兩次因為流量控制的原因,飛完落地后天都亮了,能聽到小鳥在叫。這時候很希望眼皮一閉馬上就睡著。“雖然晚班后第二天能休息,但真的會睡上一整天才能補回來。”
另一位臺灣籍空乘王俊壹也有類似的感受,他說自己比較幸運,基本上都是早班。“有一次是晚上8點的班,凌晨才落地,落地時還真有點精神恍惚的感覺。”
和其他空乘一樣,根據班次的不同,臺灣來的空乘也是每天會從上海飛往不同的城市,遠的如昆明、貴陽,最遠到烏魯木齊,但一般不過夜,飛機落地后接著就會返程。即便是飛臺北,也沒有下飛機。所以,他們要與飛往的城市來個親密接觸也不容易。
“只有過夜的話,我們才會走下飛機,走出機場。我去了一趟烏魯木齊,在那里過夜,吃到了新疆的羊肉,味道很不錯的。”王俊壹說起來還頗有回味。
聽不懂方言但能感受到旅客心意
飛不同的地方,客艙里就會響起不同的鄉音。各地不同的方言,對一直習慣說普通話的許少蘋來說,還真是個難題。
“遇到聽不懂的時候,就只能請資深的乘務員幫忙咯。”許少蘋說,像昆明、貴州等地的方言,她一句都聽不懂。尤其是面對一些年紀大的或頭一次坐飛機的乘客,溝通的時候常常要看他們的動作。比如當他拿著登機牌的時候,能知道他是在問座位,拿著水杯的肢體語言告訴我是要加水了等等,經常是猜出來要做什么。
“但老人家真的很可愛,他們可能是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到乘務員,第一次與我們交流,然后下飛機的時候會向我們道謝。雖然我們還是聽不懂,但能看出來老人家想表達的意思,我們也很開心。”
雖然來上海近一個月了,但上海話對他們來說,也是基本聽不懂。“但在上海與人交流并不擔心,只要人家知道我們是臺灣來的,就會立即用普通話和我們溝通。”
“領教”了航班延誤時旅客的臉色
由于最近一段時間,大陸多座大機場因天氣變化大,航班延誤時常發生,不少旅客帶著情緒。許少蘋一次在工作中,因為天氣不好航班延誤了3個小時,由于旅客已上飛機,艙門已關閉,機長也通過廣播告知了因為天氣原因,需要等塔臺的起飛指揮,但仍有旅客要求讓機長出來講講清楚,“為什么人家已經起飛我們還在這里等?”
“延誤的時候很明顯可以發現客人會把情緒帶上飛機,總想找一個人宣泄的樣子。”許少蘋說,“這個時候我就聽他講,他講完之后心里可能舒服些,而后我再微笑著跟客人解釋原因。如果客人要喝水,要毛毯的話會第一時間送給他。他們會稍微冷靜一點,但一上來臉色都不太好看。但我們盡量去安撫旅客的情緒,雖然我們自己事先也不知道具體什么時間能起飛。”
也有一些旅客對于像春秋航空這類低成本航空的概念還不清楚。有時,春秋航空會向旅客發放提前預訂的付費餐食,“但是有一些沒有被送到餐的乘客會很生氣,會問‘為什么他們有我們沒有’。然后,雖然我跟他們解釋,但有的旅客還是會顯得很生氣。我覺得,這還需要時間讓他們慢慢理解。”許少蘋覺得,這對她來說是一個挑戰。
“在飛機上會遇到講話比較大聲的,或者玩手機的,用溝通還是可以讓他們接受。”王俊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碰到霸機、擅自打開安全門、毆打空乘人員等“很不文明”的旅客。
上海房租貴過臺北,愛去七浦路殺價
逛馬路、游朱家角,品生煎嘗小籠,還去七浦路,“這些觀光客必走行程,我們也會去啦,有時也去飯店吃飯,比較喜歡的是酸菜魚和黃魚面。”許少蘋說,感覺在上海的南京東路、南京西路,國際品牌商店比臺灣那邊要多;田子坊像個文藝區,很喜歡;有時會去新天地,和朋友一起去感受上海的夜生活。“朱家角,風景蠻漂亮的,還能坐船,在那里玩好像穿行在古裝劇里,很有意思的,臺灣好像還沒有這樣的景點。”
讓許少蘋印象深刻的是假日里去東方明珠。“因為買票的地方看到人不多,但進去以后才發現排隊的人排了好幾圈,結果差不多排了兩個小時的隊才上去,在上面走懸空步道(玻璃地板)還是感到很害怕,不敢走,眼睛捂著不敢看下面。但來了總要去看的,就像游客去臺北總會上101大樓一樣。”
王俊壹在上海動物園附近租了一套房,一室一廳,每月2000多元。
“感覺上海的房價還是蠻貴的,類似的房子在臺北每月是1000多元人民幣。”王俊壹說,上海的居民還蠻淳樸的,“像我們去菜市場買菜,知道是臺灣來的,老板還會便宜點,送蔥,辣椒等。居民也對我們都很友善的,會多照顧我們一點。”
王俊壹感到在上海最有意思的生活,莫過于去七浦路市場。“那里有賣各種包包鞋子的,那邊有個特別的地方是一定要殺價,而且都可以殺價,感到很過癮。”
不習慣汽車不讓行人,過馬路會小心
許少蘋在上海出門主要乘地鐵和公交,她覺得公交車更便宜也比較方便,唯一的壞處是遇到下雨天或上下班高峰經常堵車。
“臺北的地方相對小一些,上海地方大,所以一堵車很可怕,這時候還聽到有的車喇叭狂按。”許少蘋說,她最擔心的是走在路上會被車撞。
“這里的駕駛員感覺比較兇,不大愿意禮讓行人的感覺,喜歡與行人搶道,可以隨便右轉,尤其是車子遇到紅燈也可以右轉,那在臺北是不行的,不然要罰款的,而在上海過馬路就一定要看一下左右的車輛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 任性!開飛機到鎮政府院內就為買黃瓜
- 下一篇:連續20年 川航志愿者赴通江縣捐資助學